■限令其实就是“去市场化”
当下的楼市限令(限购、限贷),短期内对房地产销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一线城市成交量普跌60%以上,可谓汹煞人也。限令其实就是“去市场化”的过程,去市场化自然会对市场交易造成重大打击,这并非专业而是常识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有钱的、想买的没资格买,有资格买的又往往是原本就没有实力购房的人、无法去实现资格,由此带来的尴尬可想而知:供应方、需求方近在咫尺,但就是无法对上号。
更尴尬的是,发展商是按以前的销售节奏来安排财务开支和扩张计划的,因此顿时间,一直不缺钱的房企缺钱了,房地产是个资金密集型产业,永远是缺钱的,如果营收放慢而财务节奏没有调整,那么资金链就可能出问题!所以目前房企寻找到限令下依然存在的有效客户显然非常关键。
■突破限令的两条客户道路
目前,深圳不受限且有购买实力的客户主要是企业、拆迁的原居民。企业购房的目的大概是:增加成本合理避税、增加高层福利。如果购买别墅还可以作为企业公馆、企业小总部等用途提高企业形象。目前企业购房有,但还是不多见,主要是企业依然对预期有疑虑因此不太愿意将真金白银投入楼市。
而原居民的力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深圳主建成区里,大冲及沙河创新走廊、岗厦及皇岗村、湖贝村及黄贝岭都将陆续进入大拆迁或者已拆迁。拆迁的占地面积以平方公里计,而按照政府规划未来5年里深圳城市更新的土地面积将高达35平方公里。这些原居民接下来的动作将直接对深圳楼市构成根本性影响。
原居民在拆迁前的特征是:1、自有大面积住房,因此购房比例极低;2、原房产独门栋独户;3、普遍超生,因此家庭用房所需面积大;4广东人裙带观念强,喜群居;5、深圳原居民出行半径小。这原居民的这5个特点,将在大量拆迁的情况下,可能为看似密不透风的深圳楼市带来一线良机,尤其是别墅市场。
■如不考虑价格因素,大户型供求关系较为紧张
“未来5年里深圳城市更新的土地面积将高达35平方公里”--我们不妨不要这么乐观,仅假定其实现30%,那就是10平方公里。按照2的容积率计算,拆迁的面积则高达2000万平米,以400平米每户计算则涉及5万户原居民。再假定其中70%需另购房,则是3.5万户,平均每年保守估计是7000户!
原居民现在在拆迁时获得的赔偿(还有另外的回迁),以2万/平米计算,每户将起码可获800万补偿,加之之前多年的租赁收入储蓄,使这些群体购买1000万/套左右的房产具备了完全的一次性购买能力。在深圳目前每年150平米以上的房产供应偏少(9070政策、限墅令等),未来5年应该在9000套以下。
而原居民的需求就高达7000套,占78%,可见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大户型的供求关系是较为紧张的。深圳楼市事实上已经形成了“‘拆迁补偿造福+产业及金融造富’倒逼供应”的格局。
■学会爱上原居民
限贷?原居民不贷款!限购?原居民之前住自己的房没有买过房!因而,拆迁的原居民将是限令执行情况下,最具有购买动机、购买能力的群体,也应该是大面积房产、特别是千万级别墅的重点推广客户群。而基于对未来5年大户型供应逐年减少的研究,可以做初步判断就是: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事实上大户型并不缺少客户、甚至供小于求。
但很显然这个群体与之前深圳的技术群体、产业群体、白领群体的特征完全不同。1、一旦撬动其中一户,就可能带来裙带关系一起购房。2、家族首长影响力大、村长影响力大。3、股份公司或许可以成为攻坚的突破口。4、寻找就近拆迁的原居民购房,因为他们出行半径小,他们更愿意在熟悉的地方购买商品房。5、原居民宗教活动多,如果能够考虑到这一点进行产品创新,或可吸引原居民。
而针对原居民的营销活动,可能也与此前完全不同:1、星河等大盆菜等活动可能更受欢迎。2、与原居民及村集体股份公司的感情联络较好的房企将占便宜,如星河、卓越、京基等。3、强调邻里街区史脉或许可以感动原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