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会的举办,由于期间的种种麻烦与弊端,很多市民有怨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大运会,深圳肯定不会这么快进入地铁时代。可能很多人会问“2004-12-28深圳地铁的1#、4#线1期就已正式通车,为何要说现在才进入地铁时代”?
2011-6-29之前,深圳地铁并未形成环线,连接的战略设施不多。当地铁缺乏了体系内的无缝换乘优势,其对交通格局的影响就很小。6年多的时间里,深圳的地铁并非主角,很多时候成为的仅仅是体验、观光的工具。
而今年6-29之后,5条地铁全线开通、里程达近180公里、每日客流逼近200万人次。机场、火车站、5大商圈、两大市级中心、六大次级中心都被串接起来,地铁覆盖了除盐田外的所有行政区,通过地铁体系内的换乘就可以到达几乎所有主要区域。
这个时候,地铁运行的时间标准化、全气候、中速高效、运量超大等优势就开始显现,而这种优势还非常持续,作为城市市内交通,全球至今没有地铁杀手---地铁的取代方式出现。因此,基于地铁的地铁文化开始出现:地铁广告、地铁报纸、地铁电视、乘客地铁阅读、地铁商业、地铁地面换乘都围绕地铁而展开。
当地铁出现的士、大巴、中巴所没有的文化形态时,其对乘客资源、经济资源的吸引力就迅速增大,文化的力量是最绵长的,地铁因而成为城市生活的枢纽、骨架!可以说,除开其显性优点之外,“地铁文化”是地铁超越其它交通方式的根本性原因。
地铁因此对城市造成巨大变化,深圳将从“空间城市化”进入到|“人的城市化”:
1)盘活了远市区的土地资源,远居住因为地铁而显得可以接受,深圳的有效住宅供应得以扩大。
2)抬高了城市内的土地资源,城区内的商业因地铁而辐射更多的人口、城区的住宅因为到达半径扩大而价值得以巩固。
3)有了地铁的大流量疏散功能,城市功能分区块得以特色化。因为疏散能力有保证,因此需要时聚集也有了可能,各区之间因此可以保持自己的特色与独特功能。
4)1小时以内的快读品(漫画、小报等)将因地铁而兴盛;地铁在城市生活中的枢纽化,将使日常消费行为以地铁为中心展开,地铁商业形态不可忽视。作为移民深圳、而且是来自农村者多的深圳,人的城市化习惯将因此得以加快建立。
5)地面交通的多变数、高成本,促使很多人在解决市内交通时,放弃自驾!自驾逐渐将变成远距离、城际交通、工作交通时的选项。环保是需要手段的。
6)深圳地铁受益最大的区域分别是:(1)商业部分:人民南、东门、华强北、CBD、南山桃园路。(2)普宅部分:龙华、布吉、宝安西部、横岗。(3)豪宅部分:蛇口、华侨城、香蜜湖-农科、深圳湾口岸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