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项目及片区考评
《“海印长城兼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考查流水帐》·中心区篇

作者:半求 类型:项目及片区考评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05-01-04 13:20:00点击7449


 

2002-06-18

banq@vip.163.com 
 



● 半 求

■导读:先写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再写具体的海印长城(以后还可以扩展到中心区的其它楼盘),便于从整体上先有一个概念,全方位了解。
■时间:2002年6月14日下午15:30~17:00及前期积累
■地点: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
■事件:考查片区及海印长城概况
■考查实录:

〖中心区概貌〗

    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西起南油大道、东临深圳湾、北靠深圳大学,南接南油,地势平坦,占地151万平方米,其中填海面积9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0万平方米。
    1992年8月25日,区政府颁布《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土地使用权转让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个区域性土地出让的行政法规。
    目前,南山中心区已经吸引了23家地产公司进驻淘金,开发总量达到120万平方米。是深圳最为集中的房地产工地之一。
    如今1号地(保利城)、11号地(创世纪滨海花园)、12号地(海文花园);4C号地(天悦园)、5、6号地(海印长城)、13号地(学林雅院)、16号地(宏观苑)、4A号地(海雅百货商业城)、15号地(锦隆花园)都已经名花有主。 
    中心区属于1991年2月成立的粤海街道办事处辖区,粤海街道办因境内有地处粤海之滨的粤海门村而得名。
    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下设大冲、后海、科技工业园、深圳大学、南油生活A区、南油生活B区、龙城、松坪山南区、松坪山北区等9个居委会,目前人口10多万人。有科技工业园、深圳大学、南油集团、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市属四大单位。

〖历史与渊源〗

    1、起早却赶晚
    1991年,南山提出了创建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的构想。1992年南山中心区划定红线时,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滩涂区,后海路东侧全是填海而成。又正值深圳遭受姓社姓资质疑最厉害的时候,也是深圳步入衰退的时候,加上南山当时的地位比较边缘,连打的士到南山都要收返程费,属于郊区的概念。
因此,市里并没有给予南山足够的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南山只好自己找饭吃,92年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开发公司,全面负责中心区的土地转让、规划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以求从市场找出路。
    这就是南山中心区建设由企业主导、住宅带动的根本原因,这在深圳所有市级、区级中心区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它中心区都由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建设带动。
    当时深圳只有南山提出了区级中心区的概念,后于南山中心区规划的宝安中心区、龙华中心区、横岗中心区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南山中心真可谓“起的早不如来的巧”。

    2、绝处乃逢生
    随着时任南山区委书记8年之久虞德海1998年调离南山前往宝安、99年6月1日被“双规”后,南山立即对中心区的全面情况进行清理、整顿、摸底。并以滨海大道开通为契机,迅速跃上新台阶,从此开创了暂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1998年还由深圳市规划设计院调整了中心区的总体规划,根据市场要求增加了住宅用地的比例。随后就开展了中心区核心地段城市设计国际招标,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城市设计院的“国际城市村”设计方案中标,确定中心区分核心商业文化中心区、中轴线发展带和外围组团三层次结构,并确定中心区建设将由西向东渐进,向海滨及未来预留空间延伸。
    自1998年开始中心区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统计,当年收取地价款17719万元,上缴区政府建设资金8438万元;历年累计收地价款32295万元,累计上缴区政府建设资金15341万元。1998年一年的收入比过去五年的总和还要多。 
    到2000年初,市政府终于给了一个正式的名份:“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定位为深圳特区西部的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这算是一份迟来的爱吧。
    而这个时候,南山也已成长为深圳的高科技、人才、教育、旅游、房地产、经济、物流、能源、轻工、交通、历史重镇,风光一时无俩,当仁不让。

    〖艰难的起步〗

    1、李嘉诚放空
    正式决定建设南山中心区后,由于虞德海担任过我国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中宏工业气体公司的厂长以及蛇口工业区的领导职务,在香港很有名气。甚至赢得了李嘉诚的注目。
    很多人以为黄埔雅苑是李嘉诚第一次到深圳洽谈土地合作的成果,其实不然。
    1992年9月初,李嘉诚与南山接洽商谈南山中心区及其周边大型填海工程、上盖物业的独资发展计划。这是李超人与深圳市的首次亲密接触,并来到南山中心区及海滨侧实地考察,信心百倍。
    当时,李超人拟把南山中心区的1.5平方公里土地及其周边大型填海地总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全部纳入势力范围,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 而当时政府也有在深圳湾、前海大铲湾大量填海的计划。
李嘉诚最终还是没来成。

    2、中海打头炮
    1993年3月18日,当时主管城建的女副市长李传芳按下电纽,中心区打下第一桩:海珠城奠基。
    海珠城由中海公司合作兴建。中海本计划总投资10亿元建设12栋塔楼(包括现在的嘉佳豪苑、海岸明珠、海印长城部分地皮)。后由于种种原因只建设了3栋23层高层,据掌握的资料,是当时的区政府主要领导对地皮另有打算。
    应该说,当时对于形势的估计太过乐观,又处于房地产大萧条的前夕,无论对于中海还是中心区公司这个项目都是失败的。如今,丑陋的海珠城不知道大煞了多少风景。
    紧接着,4月4日,南山中心区1号地块签约,香港港诚实业有限公司准备投资4亿8建设 占地1.85万平米的“珠宝城”及港城花园。
    珠宝城计划由一幢4万多平方米的商场、写字楼和一座21层高级公寓组成。 但港诚签定和约圈地后,迟迟没有动工,后被保利公司与98年接手,建设其在深圳的第一个项目:保利城。
而港城花园地皮至今荒芜,作为停车场之用。

    〖开发与建设〗

    1、昨天多苦难
    海珠城之后,中心区的建设处于沉静状态,长期没有动静。
    2年过去后的1995年3月1日,才有4A号地的“鹏龙商业城”奠基动工。由于资金困难,楼盘烂尾,一晃又是2年,1997年,海雅公司在很优惠的条件下,在与天虹商场商谈好合作意向后,接过烂摊子,正式更名为海雅商业大厦,准备日后出租给天虹商场。
    2年的时间里,工程开开停停,到1999年中,天虹商场鉴于南山条件未成熟,不顾已经发出的消息,撕毁合约,海雅只好硬着头皮接受天虹已经装修了一半的商场,同年12月30日,3.5万平方米的海雅百货正式开业。
    1997年5月4日,中建(蛇口)名下占地近3万平方米、总建面6万平方米的锦隆花园奠基,这是中心区的第二个住宅项目,也是商业上比较成功的项目。当时由中原代理,中原在这里干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收了一些黑钱,后来主动退给了业主。

    2、明日更好看
    2001年5月17日,南山中心区二期填海工程开工,拉开了中心区大规模填海造地的序幕。
    2001年5月8日,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开发公司与深圳市新华书店举行“南山书城土地转让合同签字仪式”。计划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
  规划为5层的椭圆形南山书城,将大于现有的深圳书城,排在深圳中心区科技书城之后,列深圳第二。 书城的8500平方米土地还是收回的逾期未开发的地皮。 
    2001年下半年开始,中心区把路网建设重点转移到后海路以东片区,创业路东段,环南路东段、环北路东段和环东路都摆上议事日程,如今部分路段已经完工。 
    今年4月26日,中心区核心地段14-02号商业用地(位于创业路以北、后海路以东,总建筑面积59200平方米,其中商业用地约23200平方米,办公用地36000平方米)的使用权被海岸地产以1亿竞得。
    这是深圳市成片开发区中通过土地挂牌交易系统自动撮合成交的第1幅地块。这是中心区以商业、金融为主的核心地段的第一快地皮出让,标志中心区建设将由住宅建设主导转向住宅、商业、写字楼并重的阶段。
    而据内部消息,至今中心区土地已经成功出让72%,除以后填海的部分,住宅类地皮基本出让完毕。 可以预见,中心区建设将快马加鞭。 

    〖问题与遗憾〗

    1、条块分割
    中心区是由企业主导的,尤其是调整规划后,住宅用地大增。而各家开发商之间缺乏沟通,也没有协调规划,因此,目前中心区内各楼盘建筑风格不一致,建筑外立反差较大,各小区指教条块分割较为严重,造成很大的资源和空间浪费。
    中心区形整体感不强,核心商业区的条形感和向心感可能受到遏制。

    2、交通衔接
    中心区北、西、中都为城市干道,其中北、西的南油大道、滨海大道转向困难,由市区进入中心区需要多次曲折往返。而中心区西北角、中北部均为立交桥,视觉感受比较压抑。 

    3、体育馆迁 
    可惜中心区旁占地25万平方米的体育馆已经改到西丽。原25万地皮改为深大建设深圳研究生院。

    4、地铁更改
    最先的规划中,5#地铁经往西丽,在南油大道中心区段设2个地铁站。第一次调整时,2#线经后海大道往西丽、红树湾。
    今年3月28日,深圳出台最新规划,2#地铁再次生变。新2#地铁规划中,自科技园东站沿后海滨路至招商东路站(位于后海滨路上),线路长约4.7公里,中心区内设有南山商业中心站。
    对于目前开发的位于中心区以西的楼盘来说,最新的地铁规划意味着去地铁更远了。 

    5、教育配套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中心区的教育配套并不能令人满意。只有中心区一小已经投入使用。另外的2所中学、2所小学将全部由发展商负责建设、政府成本收购。

    (待续:流水帐海印长城篇)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