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建筑是人文观念的风向标
■经济的增长只能扩充城市的脸面
■人文的提升才能铸就城市的灵魂
■人文大行动,万科“万里挑一·爱家街拍SHOW”
正文:
■建筑是人文观念的风向标
建筑成为了人们观察城市的一个窗口,它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商店,住宅,街道都是人们意识的体现,它们印证了城市的发展,还保存了人活动的轨迹。当你初次来到一个城市,只要循着建筑留下的标记,便能从中掌握了这个城市的故事与特色,这时静态的建筑与流动的时间共同确立了以历史文化为主轴的生活方式。
城市的轮廓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壮大,无外乎就是城市冷冰冰的躯壳,而文化内涵、文化品位、人文精神才是城市的内在,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说到底,城市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必然,更是人文的逻辑。所以城市的发展终将归于人文观念的发展。
经济带来的是城市外在轮廓的转变,只有人文观念的更新,才能重铸一个城市的灵魂。人文观念的核心应该是以人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则必然取决于其人文态度,有什么样的人文态度,便有什么样的城市发展格局。30年间,以经济为本带来了深圳高楼林立的城市格局,而以人为本,带来了深圳城市内涵的不断提升。
■经济的增长只能扩充城市的脸面
30年前,深圳还是一片蛮荒之地,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这片南海海岸,使得这只大鹏鸟的羽翼渐丰,最终展翅高飞。作为“出口经济的试验田”,原本宁静的小渔村成为了国内外瞩目的焦点,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深圳改变了与世隔绝、自我封闭的状态,以海纳百川、豁达包容的开放精神来面对世人。全国各地的人砸掉铁饭碗,纷纷南下深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与深圳特区的“孺子牛”,“下海潮”使得深圳成为一个移民城市,如此,随着人流、信息流的高频涌动,城市的创造力、生命力迅速上升。
当时人们心心念念的都是经济的腾飞,“深圳速度”成为根深蒂固的命题。但仅仅局限于地域的扩张,局限于地标的升高,这些外在的有形的变化,不去注重无形的内在的东西,这只能使得人成为了商业的附庸,沦为经济发展的奴隶。只有把文化和价值观叠加进城市建设中,不断的创造文化标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才有持续力和可能性。
■人文的提升才能铸就城市的灵魂
经济的腾飞抹去了深圳作为小渔村建立起来的人文景观,改变了人文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多元化的城市形象和积极进取人文观念。随着经济的成熟稳定,人文观念再次转变,开始提出一种观点:“来了,就是深圳人”。这表明深圳没有门户之见。只要一踏进这里,就是城市的主人,谁都不被歧视遭排斥,都能各得其所——跟别人交往,发展社会关系,获得家园的感觉。
从中可以发现,城市发展的理念从以经济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城市的蓝图变成了人文态度的显现。这时,高楼大厦不再是人们所钟情的建筑,反倒是私密空间的需求越发热烈。并且城市的发展依赖于人文态度达到有效整合,片区、道路、建筑、雕塑、标志物等各种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要素的整合,开始围绕人及其人的生活来展开的。
■人文大行动,万科“万里挑一·爱家街拍SHOW”
作为一个扎根深圳近30年的房企,在深圳已有34个项目,业主规模突破十万。30年间万科见证了城市的变化与升级,以及人文观念的转变,目前万科主要是通过“万里挑一·全城挑挑万科”活动及“万里挑一·爱家街拍SHOW”等创新超大规模的人文行动,充分定义这座城市的人文态度。
万科举办的“万里挑一·爱家街拍SHOW”活动,至今已拍摄将近2000张全家福。爱家街拍SHOW力求发掘更多万里挑一的幸福家庭,采用3D-cover的杂志封面式拍摄手法,定格家庭的幸福瞬间,让家、幸福、信任充满生活的点点滴滴。
据悉,万科还计划于年底发布《城市表情》影像志,将以收集到的幸福表情去感染城市的每个人,为深圳城市幸福指数作出自己的努力。打造一座城市建筑对于深圳来说毫无难度,早在改革初期,深圳就具备“每日盖一层楼”的速度,但打造一座具有灵魂的城市则是任重而道远,万科就是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求索的城市灵魂工程师。(YWS)
万里挑一爱家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