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城市化浪潮下的种种“伪城市化”
■柯布西埃“板式”结构造成对空间极度的蔑视
■以人为尺度的综合体时代的到来
■深圳中心北区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务综合体
正文:
■城市化浪潮下的种种“伪城市化”
李克强副总理此前关于城镇化的表述这样说的:“我们城镇化不能继续集中在城市规模的扩大上,不能继续集中在人口的增加上,而是要未来的重点是要让这些务工人员能够市民化。”李总理的话背后的意思应该是说,从本质上讲城市化应该是人的城市化,而不仅是土地、户口本的城市化。
近年来城市化浪潮的剧烈与管理者对于城市化的过度迷恋,使中国出现种种“伪城市化”、 “数字城市化”的现象,即片面追求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人的需求却被一再搁置,由此衍生“被城市化”的恶果。要想真正杜绝病态式的城市化,至少要让“城市化”的概念丰富起来,即空间城市化的同时,不能缺了“人的城市化”。而这种对“人的城市化”的诉求,为卓越城这样的综合体创造了机会。
在上世纪20年代,建筑设计师柯布西埃提出了“光辉城市”的设想:“提供了一个300万人口的规划图,中央为中心区,除了必要的各种机关、商业和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外,有将近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的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5%。再外围是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最外围的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平面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
■柯布西埃“板式”结构造成对空间极度的蔑视
这完全是当代中国城市的写照,走遍我们的城市,你会发现新建筑都是柯布西埃设想的“板式”结构。每座城市都在拓宽道路,裁弯取直,让城市结构直逼柯布西埃设想的“几何形构图”,哪怕要让成千上万人搬迁。比如深圳的深南大道就是一个典型,宽阔的路面、绿化带以及沿线摩天大楼组成的壮丽城市景象,为千千万万的来特区的人展示出一幅美丽醉人的图景,也深深刺激和牵动着内地城市改头换面的神经。
但是这条大道的主角不是行人,汽车里的人而不是人行道上人对速度和视觉需要,主导这条街道的形态,甚至也不完全是汽车,而是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的高楼大厦。深南大道的格局表明了我们对城市空间感极度的蔑视,如果把深南大道中间这个空间拆细为一个一个小公园,让大家步行两分钟就能到公园,多么的美妙。现在的深南大道中间宽大的绿化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左右不能适应性变化。这是一个重大问题。那边发生危险,这边竟然看不到。这个道路的规划是非常有问题的,她是以城市的面子为尺度,而不是以人为尺度。
在香港不会看到路中间有绿化带,马路对面一目了然,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一个道路如此的婀娜多姿,是有问题的,这就是对空间极度的蔑视。香港逛街很好玩,街道都是人性化的,过马路也不会很痛苦,在深圳过马路要跑100米,深南大道最宽的地方是237米,走到半路我就不想逛了,在香港已经逛了半条街了。这种无与伦比的设计,是对人的侮辱:面对宽大的街道、巨大的车流,你只能感到自己的渺小,而到达马路对面的距离只能用“漫漫长路”来形容了。
■以人为尺度的综合体时代的到来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人的栖息地,即人作为动物之一种聚集的地方。既然如此,城市的第一要务是适合人的尺度。这个尺度当然会随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比如汽车的发明需要我们拓展城市的道路,但是,在人聚集和活动的地方,以人的自然活动为尺度仍然是必要的,否则,人就会感觉不适,城市就会变成和人相对立的存在。就像柯布西埃的“光辉城市”中的城市,而中国的多数城市却义无反顾地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中国的城市化表现的是在物理方面的超前,在人的方面的落后。蔑视这个空间的导致一个很重要的商机,就是综合体在香港并不能灭掉街铺,反而街铺的价格越来越高,因为逛街总是最舒服的。人的最舒服的状态是要有共生感,街道跟人有共生感。但是当把我们共生的权力剥夺了的时候,对纵向空间要求很高,所以综合体的机会就来了。
深圳地产的最高价在当年是由万象城创造的,万象城就是一个综合体,写字楼、酒店、商业、住宅、地铁,加在一起。严格意义上讲万象城地段不好,比如说旁边有臭水沟,旁边有立交桥,我们经常说立交桥是商业的杀手,它凭什么创造这个高价?因为它是以人为尺度,而不是单纯地以空间为尺度的项目。
它把一切生活所需都集中在一个建筑体里或者一个片区内,将我们的生活包括教育、商业活动、交朋会友、康体健身等等集中在一起,可以让人们在短距离内,在同一个空间里决定尽可能多的功能要求。在没有综合体之前我们是这样满足的,我们坐的士、巴士或者地铁,或者自己开车长途跋涉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消费,为了几种不同的需求而疲于奔命,极大地耗费我们的精力和时间。
■深圳中心北区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务综合体
而现在到了大空间的组合产生价值的新阶段,这个大空间组合带来的结果就是综合体,以人为尺度,以人为本的城市综合体。因此,在都市生活圈中,随集约化、复合化生活模式的兴起,具有复合功能的都市综合体项目,开始风生水起。如今在深圳,大大小小的都市综合体项目,鳞次栉比,成为城市最集聚人气、商业最畅旺的地方。
因此,坐落深圳中心北区,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商务地标——卓越城,值得我们予以大力关注。卓越城是一个规划含超10万㎡企业总部基地、约10万㎡超高层甲级写字楼、约20万㎡购物中心为一体的商务、休闲、娱乐、购物的商务综合体项目,将改写深圳中心北区的商务格局。
深圳中心北区,主要是以梅林为核心,这里将延续深圳中心区,成为深圳中轴线的文化延长线,创意文化及商业发展轴。卓越城以低容积率、高生态、规模庞大的商业、写字楼为一体的全新商务综合体项目,将是卓越集团即将推出的全新产品线。根据规划,总体量40万平米商务综合体的卓越城,将分为北区、南区三个部分。
其中,项目南区规划为2栋近200米高的超高层超甲级写字楼,未来将成为北中轴的地标物业,改写区域的商务地位。目前,卓越城所在的深圳中心北区已有港铁4号线,将于2012年底开始施工的地铁九号线、梅东二路形成立体交通,打造成中心北区的交通核心枢纽,强化中部发展轴的辐射力。(ZPJ)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