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报道,香港正赶建前特首曾荫权年代拍板的十大工程,现任特首梁振英此际提出,未来10年赶建17.5万个公屋单位,形同为建造业成本火上加油。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周联侨说,个别工种于去年底加薪20%至30%后,未来3至5年业界工资将有增无减。公屋每平方呎建造价已升至2000元,私楼达3000元至4000元,今年预计要再升。
《星岛日报》报道,位于湿地公园旁的天水围「112区」用地,近年物色短期用途接连碰壁后,或会被当局改为发展住宅。房协主席邬满海表示,已向当局表达意愿,有兴趣协助发展该幅用地,认为可兴建资助出售房屋。他认为房协具备建屋经验,除了当局即将批出的沙田小沥源36C区项目兴建「绿悠雅苑」模式出售单位外,将会争取协助发展4幅原预留给「置安心」计划的用地,提供同类型出售单位。
《苹果日报》报道,香港零售旺区地铺租金「丧升」,每碗云吞面卖28元的利苑粥面专家固然「捱唔住」,估不到连每宗单价动辄数十万元的珠宝商、以至自由行最爱的化妆品零售商也「顶唔顺」。该报发现,尖沙嘴及铜锣湾等游人如鲫的街道,居然有3个「吉铺」空置半年至一年,原因是富贵业主开天索价,原租户惟有另觅新铺。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新盘持续畅旺,过去周六、日多个新盘睇楼量上升,市场累积录得224宗成交,按周微升2%,是过去15周新高。市场估计全月累积售出逾800个一手单位。
《文汇报》报道,土地供应不足是本港楼市的「死穴」,去年至今政府急增土地,本财政年度共推出24幅住宅土地,共涉8100伙,将勾地表滚存住宅地可建单位供应消耗了60%,不少人都担心新财年会「无以为继」。该报统计发现,过去2年政府透过「密密改」用途,已成功取得至少15幅住宅用地,有望加入今年4月开始的新年度勾地表内,供应达4110伙,地皮估值逾300亿元;再加上其他潜在供应,可提供的单位多达32,203伙,料可应付4年所需,短期土地供应不虞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