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报道,政府多次强调会加快预售楼花批核程序,据地政总署昨日公布,上月份该署共批出2份预售楼花同意书,涉及2531伙,为过去10个月来新高,而待批预售楼花单位数目,则调头回落至只有10,573伙,为去年11月以来新低水平。不过,现时已获批预售但未推出的单位数目达4637个,个别项目已获批预售10个月,反映发展商似乎仍未熟习一手新例,加上市况不稳下未敢贸然推盘,即使政府加快审批文件,亦未必能实时增加市场供应。
《星岛日报》报道,旧楼收购一向是发展商吸纳市区土储的「法宝」,新地自约2008年前起,积极收购筲箕湾教堂里一带旧楼,在近期录得突破进展,当中原先计划透过强拍、才可统一业权的旧楼筲箕湾大厦,终与小业主达成交易协议,买入余下约一成,不但「提前」悉数统一大厦业权,更令整个重建更为完整,料与毗邻合并打造成三面单边大地盘,提供逾30万平方呎楼面,进一步扩大区内版图,并成为区内最大型的新供应。
《苹果日报》报道,恒地(0012)主席「四叔」李兆基提出捐出农地助年轻人上车大计,被政府请食柠檬后,继续坚持捐地并进一步修订细节,首幅捐出的元朗马田壆地皮将由「四叔」负责补地价及支付建筑费,料可建逾千伙,但楼价将由原先的百万元增至120万元。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白表免补地价购居屋(白居二)首批2500个名额,至今有570人买楼,占23%;次批2500个名额于今年底发出。房委会拟明年初检讨白居二成效,之前须确立检讨方向。
《文汇报》报道,人称「四叔」的恒地主席李兆基捐农地兴建百万元资助房屋计划有新进展,李兆基已初步与房协接触,大幅修改捐地计划细节,并已锁定捐出元朗马田壆逾6万呎农地,兴建面积300平方呎的住宅1058伙。由于政府坚持要补地价,及要免除房协蚀本的顾虑,四叔愿意自行垫支建筑费及补地价,但他指最多只能接受每伙补地价30万元,另加90万元建筑费,即四叔全数要垫支12.696亿元,每伙将以成本价120万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