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任何时候低估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都是错误的。
社科院的一个课题组曾绞尽脑汁来证明房地产不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其实,要想证明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一点都不难。国内原油产量不过2亿吨,营业额不过8千亿元,就算把天然气以及石油天然气加工都算进来,扣除进口部分,也不过2万多亿。钢铁行业显然还算是一个支柱产业,但8.8亿吨的钢铁产量按5000元的单价计算,营业额充其量为4.4万亿。
那么,整个房地产的营业额又是多少呢?按最终产品计算,2012年仅新建商品房的营业额就高达6.4万亿,再将二手房交易额和保障房算进来,合计超过10万亿。其中,二手房交易额同样产生GDP,同样纳税,当然不能扣除。
看一个行业是不是支柱产业,不仅要看它现在的权重,也要看未来的增长前景是不是继续支持其有足够大的发展。基于2001-2012年国内商品房销售额(0.46亿--6.4万亿)总体累计扩张了12.8倍,受益于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加上现有城镇旧房拆迁改造以及哪怕是少量的农民进城置业,即便是不考虑房价的上涨,未来十年房地产行业的营业额合计也将至少再扩张1.2倍,也就是由10万亿扩张到22万亿。如果参照过去十年的房价上涨情况,恐怕要突破40万亿。这就是说,即使十年后,房地产还是支柱产业。
毋庸置疑,房地产行业支柱地位是由国内居民支出由消费品主导型向住房主导型转变的必然结果。在越来越多的的家庭拿出年收入的一半用于改善住房条件的刺激下,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只能越来越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