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登陆
行业观察
中国的未来在城市!

作者:来自网络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4-02-27 17:07:37点击5250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近日刊登西班牙马德里孔普卢栋大学教授、经济学家伊格纳西奥·尼尼奥·佩雷斯的文章说,尽管面临环境污染等挑战,但中国的大城市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一种上升趋势,在各类排行榜中,中国城市频频出现,表明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文章说,中国大城市充满了魅力和竞争力,正成为中国展开公共外交的有利因素。文章题为《中国大城市崛起为全球性城市》,摘要如下:

城市化是近年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寄托着未来几年中国发展和增长的希望。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但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并非城市化规模,而是这个进程的速度。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到2025年中国的城市人口将增加到3.5亿。

城市化问题让中国的大城市显得非常重要。近期中国政府的一些最重要决策都与让城市化进程更为有效有关。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国际层面上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依然存在很多缺陷,但中国的大城市在全球城市地图上越来越具有存在感,充满了魅力和竞争力。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至有望成为第一大经济体。这让人不禁要问:中国的主要城市在全球城市当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对有关中国主要城市的一些排名和数据进行分析。

北京和上海这两个中国大城市在城市排名中的位置往往比较极端化。如果依据的是经贸发展,那么它们的排名很靠前;如果依据的是环境发展,那么排名很靠后。例如,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公布的“2012全球城市排名和新兴城市展望”将北京和上海都排在了前25名之内。

此外,中国城市在全球范围内都呈现一种上升趋势。例如,在上述报告提出的新兴国家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重庆、深圳和广州占据了前6名当中的5个位置,而且均被评为具有“高发展潜力”的城市。

近年来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据普华永道公司公布的预测报告称,2008年在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依据的30个发展最快的全球城市当中,只有一个中国城市入围。但是预计到了2025年,过去勉强入围的上海将上升至第九位,过去没有进入名单的北京将位居第十七位。

该报告还根据全球城市的发展速度制定了一个排名,中国在这个名单中明显具有优势。在2008年至2025年全球预计发展最快的2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占据了9个位置,分别是长春、广州、西安、北京、成都、沈阳、上海、天津和重庆。

此外,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预测报告,到2025年,在以GDP为依据的25个主要城市当中,上海位居第三位,北京第五,深圳第十,天津第十一,重庆第十七,广州第十九,香港第二十五。虽然在以人均GDP为依据的排名中,没有一个中国城市上榜,但是在以GDP增速为依据的排名中,有13个中国城市入围,而且其中有9个城市进入了前十名。

中国城市频频出现在各种排行榜中,这就是其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明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也体现在中国城市的吸引力上。和英国、法国或者日本等拥有世界顶尖城市的国家不同,中国是唯一一个聚集了众多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的国家。因此促进城际合作对中国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城市在全球城市排名中往往占据较高位置,这表明中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在经济领域,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的GDP总量、出口额或者吸引外资能力甚至比有些欧盟国家的城市都要高。大量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国有企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的地方市场、上海自贸区等颇具影响力的项目等因素都促使这些城市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而这种优势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大城市的飞速发展也令其更受尊重和认可。这一方面促使这些大城市成为中国展开公共外交的有利因素,另一方面使其变成其他城市、组织、企业的追求目标,而有些国家甚至将这些大城市视作打入中国市场的切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举办国际性的活动也加速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

这两次活动成为中国公关外交的实战演习。在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举办城市成为举国上下的焦点,市政府动用所有条件和资源,以期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强大力量和能力。

无论如何,在中国谈到城市化问题,不能仅凭数据就妄下结论。中国在城市化问题上还有很多严重问题和艰难挑战。例如,环境污染等问题很可能降低中国城市的吸引力。

总之,上述排名清楚地表明,中国大城市的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问题和挑战,例如大城市的环境污染、社会不平等、交通、房价等问题比其他城市更加严重。

因此,如果不止是希望单独促进每个城市的发展,而是促进中国的整体发展,就不能将每个大城市的问题割裂开来,而是要从大局出发,全面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