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黄扬略先生一份“合并深莞惠,成立深圳直辖市”的提案,瞬间引发全国关注,也再度激起了许多深圳人内心潜藏已久的直辖之梦!
事实上,早自1988年起,深圳官方和民间就曾通过不同渠道先后数次向中央提交过有关直辖的申请和提案,试图一举突破深圳辖区面积太小的发展瓶颈。然而,26年已经过去,深圳直辖之梦依然未圆。
2014年,深圳真能成为中国第五个直辖市吗?答案或许依然是未解之谜。
下面这篇由著名网友“南山策士”首发于深圳新闻网论坛上的文章《深圳直辖之梦》,虽然有些数据已需要更新,然而其对深圳直辖得失利弊的深入剖析,依然值得所有人细细品读。
深圳盼直辖,如大旱之盼云霓。然而这种期盼,如一股潜流,只能在民间涌动。至于深圳本地的官员,尽管牢骚满腹,心里边可能比老百姓更盼直辖,但嘴上是不会承认的,不仅不支持,在公开场合上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直辖,坚决拥护广东省的领导。
面对深圳直辖这一问题所衍生的怪象,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语言腐败”,而应从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区划制度等方面去分析深层次的原因。
深圳为什么要寻求直辖?
深圳的直辖企图由来已久。虽然深圳官方曾明确表态,“深圳市委市政府从来没有申请过把深圳变为直辖市。”但根据笔者搜集的信息表明,自1988年以来,深圳市的官方和民间曾通过不同渠道,先后数次向全国人大及中央有关部门提交有关直辖的申请和提案。虽然这些努力均以失败告终,但丝毫没有影响深圳人民追求直辖的决心。长期以来,“深圳直辖”作为一个热点话题,一直在深圳各大论坛酝酿。
深圳为什么要寻求直辖?最直接的原因,是深圳的辖区面积太小,扼制了深圳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这个“小”是动态的,国家在1980—1981年间成立四大经济特区,四市的陆地面积平均为1823平方公里,相对而言深圳尚在平均线之上,不能算小。之所以现在说深圳的辖区面积太小,是因为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深圳的“体格”长得太快太大了。
通过图表1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如大浪淘沙,四大特区之间已经拉开了很大的差距,深圳这个当年的小渔村,已经从四大特区的阵营中脱颖而出,跻身到了中国一线城市的行列当中。也就是在这个飞速成长的过程中,深圳遭遇到了“塘小鱼大”的困境。
也许在特区成立之初,谁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问题。现在的形势是,同样在不到两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珠海只生活着一百多万人口,而深圳却要养活一千多万人口,差距有十倍之巨。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还能用与珠海、汕头、厦门同样的策略来对待深圳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深圳的竞争对手,早已换成了北上广津渝等国内一线城市和直辖市。深圳现在是中国内地第四大城市,GDP总量连续12年居排名中国内地城市第四,外贸出口连续13年居全国第一。国务院对深圳的城市定位是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国际化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然而正是在与国内一线城市和直辖市的竞争当中,深圳发现了自身的许多先天不足,其中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城市面积狭小,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图表2和图表3所列的中国六大城市中,常住人口最少,城市面积最小的深圳,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02亿元,继续居于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深圳的土地面积只有上海的1/3,广州的1/4,天津的1/6,北京的1/8,重庆的1/42——这就像是在举重赛场上,让一个56公斤以下级别的选手和一群110公斤以上级别的选手同台竞技。
受土地瓶颈的制约,经济增长后劲不足,这正是导致深圳在与天津、重庆、苏州等城市的竞争中底气不足的主要原因。此外,土地狭小,人口拥挤还带来了看病难和学位紧张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常识让我们很难相信,深圳这个人均GDP全国排名第一、光鲜亮丽的大都市,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水平方面,与国内普通的二线城市相比,竟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差距,并且不断有人叫嚷着要离开深圳。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深圳就像一棵树苗,三十年前被栽培在特区这个狭小的花盆里,三十年过去,这棵树长大了,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花盆太小,容不下它庞大的根系,里边的泥土太少,不足以为它涵养水分。这个时候,园丁就要及时把这棵树移栽到大田里去,否则只能有一个结局:花盆倾覆,树木凋零。
如果把因为土地面积狭小转而寻求直辖以扩大发展空间,视为深圳直辖的经济动因,那么我们可以把深圳寻求直辖的第二个动因,归结为政治诉求。
在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环境当中,一个城市政治地位的低下必将影响其经济的发展。坦率地说,深圳是经济的巨人,政治的侏儒。尽管它的头上还有许多耀眼或不耀眼的光环,但怎么样也逃避不了它只是广东省内一个“B牌”城市这样一个事实。广州是广东的首府,至少在广东省境内,它的地位是不容挑战的。
深圳的尴尬之处在于,它虽然是一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它不向广东省纳税,但同时又隶属于广东省管辖。在实际的行政管理权限当中,重大项目的审批和省管干部的任免等关键性的权柄仍然由省府掌控。但是深圳的市民社会和中产阶级在成长,他们决不会因为行政区域的限制而放慢自己成长的步伐。相反,他们的政治诉求只会越来越强烈。
现阶段的深圳,其政治地位和政治生态环境根本无法满足这个城市中产阶级群体的需要。我们认为,这正是直辖呼声在深圳民间激起强烈反响的根本原因。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中国,土地才是最大的资本。
在土地资源几近枯竭的深圳,已经很难有低端产业的容身之地。笔者担心,深圳近年大力推行的“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政策,极有可能导致高端产业失去基础产业的支持。房价高企,铺租昂贵,城市基本生活成本高昂,必将导致大批商铺关张,小微企业倒闭,产业工人和基础服务业从业人员流失。
萃精取华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产业和文化产业,如果失去低端的配套产业、基础服务业的支持,最终必成沙上之塔,末路狂花。治本之策,唯有直辖。
深圳直辖方案之对比分析
深圳直辖已经成为在弦之箭,没有发与不发的选择,只有发射时间的选择——而早发比迟发对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全局带动效果要好得多。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关于深圳直辖的备选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方案一:把整个东莞和惠州都划入深圳,新的深圳直辖市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
方案二:把东莞靠近深圳的三个镇(塘厦、凤岗、清溪,面积约350平方公里)和整个惠州市划入深圳,新的深圳直辖市面积为1.35万平方公里。
方案三:把上述东莞三镇以及惠州市的惠阳区和惠东县(面积分别为1262和3397平方公里)划入深圳,新的深圳直辖市面积为6962平方公里,与上海不相上下。
笔者明确反对方案二和方案三,因为此类方案强行割裂了正在走向一体化的深莞惠,使被分割的东莞和惠州的实力大减,这种以邻为壑、损人自肥的方案,必将遭到莞惠两地人民的强烈反对。
笔者支持第一种方案。深莞惠三市原本就是一个整体,现在让深莞惠合并为一市,是一种“分久必合”的历史回归,在政治、经济、地理、人文等方面都具有最强的可操作性。按方案一设置的深圳直辖市,其辖区面积、人口和经济指标与现有的直辖市相比,均比较适中。
深圳直辖市的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届时将在全国5大直辖市中居第3位,次于重庆和北京;2011年人口2335万,在全国5大直辖市中居第3位,次于重庆和上海;2011年GDP为18334亿元,在全国5大直辖市中居第2位,仅次于上海。
三市合并之后,新的深圳市将对1.56万平方公里的市域进行统一规划,可以在原深圳特区范围内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在原东莞市和深圳松岗、沙井、光明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
在东部的“惠阳—大亚湾—坪山新区”片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精细石化等重化工业;在南部海岸(珠江口、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和北部山区(惠州、罗浮山)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预见,直辖之后的深圳,经济门类齐全,配套合理,将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的安居乐业创造非常良好的条件。
深圳直辖对相关各方的影响
深圳直辖,不管是对国家,对深圳,还是对香港,都是极为有利的一项决策。
一、深圳直辖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1)深圳直辖,有利于平衡我国直辖市的布局,优化我国的城市化战略。
(2)深圳直辖,有利于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步伐。
(3)深圳直辖,有利于推动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进程。
(4)深圳直辖,有利于促进国家财富的增长。
(5)深圳直辖,有利于推动中国南北方族群和文化的交融。
二、直辖对深圳的巨大意义
深圳直辖,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深圳。首先,深圳在国内的政治地位直线上升。第二,直辖解除了长期束缚深圳的用地紧张问题,直接扩大了深圳的发展空间。第三,深莞惠三市合并之后,深圳再也不是一个没有历史文化根基的城市,也更能吸引人才。
与北京等一些古城“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不同,在原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深圳,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中心城市。在现代立体交通网络的支持下,未来的深圳人口和产业布局均衡,协调发展,交通顺畅,不会出现严重的交通堵塞问题。
三、深圳直辖,利好香港
香港经济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圳直辖之后,经济规模会超过香港,达到与上海相当的水平,但是深港之间一定会有切实的、互惠的合作,绝非之前的纸上谈兵。
香港从此将彻底摆脱与大陆之间不健康的“寄生”关系,重新与深圳建立起一种健康的、良性的“互生”关系。
四、深圳直辖,广东有喜有忧
深圳直辖,说广东有“忧”大家会信,说到“喜”大家就很难相信了。深圳直辖之后,广东省的人口和GDP都将从全国第一位下滑到第三位。因为非竞争因素的影响,却要将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的宝座拱手让出——接受这个事实,广东需要勇气。
由于“鲶鱼效应”的作用,一个有深港粤三个竞合伙伴的珠三角,其经济活力一定会远远高于现在的珠三角。也只有一个有活力的珠三角,一个有能力把“蛋糕”做大的珠三角,才能在与长三角、环渤海的长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与纽约城市群、伦敦城市群、东京城市群相媲美的世界级城市群——从这个角度来看,深圳直辖对广东乃是有利的。
从国家战略高度看深圳直辖
深圳直辖,无论是就其政治正确性,还是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可行性来说,都是无容置疑的。它考验的,是我们的政府对国家战略的执行能力。振兴深圳,繁荣香港,带动华南——这三者中的任何一条理由,都足以让中央政府揿动深圳直辖的权力按钮。
早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在中央推出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如果能果断启动深圳直辖,让城市化的内需型经济与投资刺激型经济同时对国民经济产生拉动作用,让上海、深圳、重庆、天津、武汉这五个中心城市从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起到核心辐射作用,相信对国家的整个经济形势好转一定会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深圳直辖,现在再一次面临决策的重要关头。
直辖,是深圳的第二次生命。设若直辖梦想成真,摆在深圳面前的道路有两条。一是把直辖做成“圈地运动”,把城市扩张做成低级复制,把产业升级做成易地重建,把中央给予深圳的一次千载难逢的腾飞机遇,当成领导干部升官发财、巨商大贾制造房地产泡沫的机会——毫无疑问,这是一条死胡同。另外一条道路,是一条科技密集、智力密集、资金密集、高效率、高收益、低碳环保、节约资源、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有理由相信,深圳会选择一条走向辉煌的道路。因为在这个城市的血脉里,至今流淌着当年蛇口改革开放第一炮种下的基因,三十多年来,一直未曾湮灭。
深圳是一个草根出身的城市,只要给一点阳光,它就会灿烂。现在,这个城市长大了,就像一棵已经初具形状的新树,等待着移植到大田里去。而这移植的工作,是园林管理者无可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