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长期看好因为3个一亿人城镇化带来的房地产市场机遇,房地产市场绝不是需求面出现拐点,而是在经历阶段性高潮之后,需要一个修复供求关系,重新蓄势的过程。这个重新蓄势的过程对地产行业必然是一个痛苦的煎熬。
转眼间2014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一,楼市的“倒春寒”让地产人颇受压力。绝大部分城市一季度交易量同比大幅下滑的数据,让我们感觉楼市似乎不仅仅是城市分化那么简单。如何看待今年楼市走向,并做出合理营销决策,需要从2013-2014年市场演化连续地分析。
从全国一片红到三高之下的震荡
2013年全国楼市可谓一片红,只不过部分城市是红的发紫,部分城市是粉红。从数据来看,全国商品方销售面积增17%,金额增27%,绝大部分城市金额增长超过30%,TOP50企业更是跑赢大市,平均金额增长36%。
2013年楼市的高歌猛进,给2014年带来的“三高”局面。
(1)高价格。13年二季度开始,我们各地开始提价,全国统计口径均价上涨7.7%,一线城市上涨20%。扣除成交结构的变化,实际价格涨幅远高于此数字。
(2)高供应。楼市销售火爆推动了土地热,大量新供应土地将在今年逐步释放,加上部分城市本来就高的库存,2014年全年可售货源剧增。
(3)高目标。房企在较大可售货源的基础上,纷纷制定了较高的年度销售目标。尽管受到一季度市场降温的影响,房企在公告今年目标时有所保留,但内部目标大多在增幅20%以上,甚至高达70%。
恰逢春节季节性因素,部分房企在去年优异成绩之后放松了一季度推盘抢收,加上部分城市受高库存影响发动降价事件,购房客户进入阶段性观望局面,引发了全国主要城市在分化中全面降温的结果。2014年,楼市可能进入“三高”之下的高位震荡态势。
长期看好,短期煎熬
正如我一直强调的,我们长期看好因为3个一亿人城镇化带来的房地产市场机遇,房地产市场绝不是需求面出现拐点,而是在经历阶段性高潮之后,需要一个修复供求关系,重新蓄势的过程。
这个重新蓄势的过程对地产行业必然是一个痛苦的煎熬。一方面是高库存加上大量潜在供应造成的可售货源量增加,今年最终成交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我们估算部分城市可售货源成交率将低于50%,天津甚至低达30%。这样一个转化率对营销人一定是个煎熬。
另一方面煎熬来自于房企的高目标。在市场总量增幅不大的背景下,企业要高速增长必然要抢食别人份额,企业之间白热化的竞争也会造成营销人巨大的压力。
至于这个煎熬期要持续多久,我们很难判断。要走出煎熬期,如果没有政策推动的话(当然不排除少部分城市推出松绑等微刺激政策的可能,但我们绝不能被动地等政策),就需要通过市场本身的震荡来实现。从企业具体层面,则需要通过自身的积极营销来率先走出V形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