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让世界更近:大运新城幸甚国际大运会
■国际化不只是场馆设施,更是内在经济文化竞争
■百年树人,知识才是最永续生产力!
■“门户”大运新城,颐安•都会中央承资本之活!
正文:
■让世界更近:大运新城幸甚国际大运会
2011年,一场国际性赛事—大学生运动会,拉近了深圳与世界的距离,与国际化城市接轨。全球最具活力的年轻精英们聚首深圳,短短12天里,在这个世界聚焦的舞台用矫健的身姿让世界检验台下十年功的成果,用国际性视野去正视自己,也给自己国际性的提升空间。
当然除了赛事本身,更有着验收巡视的味道,巡视深圳这座中国改革开放了三十年城市的变迁是否能给予彼岸此岸一直拭目以待的关注。不负众望的是,从未有过举办重大国际赛事经验的年轻深圳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国际大体联主席加利安感慨“在一个重大国际赛事中,没有出现一个抱怨这是非常难得的事情”,高度浓缩了人们的震撼。
这其中有“世界之门”开启传递深圳乃至中国对世界的欢迎和拥抱热情,有大运新城“一场两馆”、新闻中心、大运村等演绎中国学子个人精彩,刷新历史记录的惊艳……而其中尤以大运新城为最,国际化的场馆设施给一个个跳跃与欢呼的身影提供尽情挥洒的保障,都在这里构筑成一段最刻骨铭心的印迹……
■国际化不只是场馆设施,更是内在经济文化竞争
国际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建成拉动了大运新城的国际化节奏,世界集体行注目礼……但大运会这种非常态的拉升模式并非持久,休闲运动于个人生活、城市生活,都不是主旋律,这也就注定真正全方位国际化的永动机不可能依靠国际化场馆,历史上从来没有哪座城市因为举办奥运会抑或大运会而成为永恒标签长存人们记忆的。
况且国际化的大运会体育设施拉近了大运新城与国际化城市之间的距离,并不意味距离不再存在。真正的全程国际不仅是指表面化的物质形式,更有内在国际化生活方式,国际化经济文化竞争力。因此,如何寻找国际化的永续动力成为片区执政者的当务之急。
片区怎样续写?从这点而言,片区政府无疑是看的清清楚楚,前瞻性的规划依托大运会“一场两馆”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院校为中心,重点发展信息服务、文教和科技研发等为主的知识服务业和高端文体产业……
目前,深圳市特色学院园区已选址大运新城,政府计划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开始招生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昆士兰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等一批国内外顶尖大学到片区办学。
■百年树人,知识才是最永续生产力!
当政者的睿智不在其满腹经纶诗书和口若悬河的滔滔不绝,点点滴滴的政策实施便能管中窥豹。如对文化的重视,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古语里有: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才不容易,是长久之计。而人才的多寡直接挂钩经济的繁糜、社会的兴衰。
而纵观历史长河,能随着东逝的流水一起翻滚的除了知识再也找不着幸存者,孔孟之道,天下大同、和而不同……这些都构成了圣人、大思想家们得以传承至今的最大权重比。依靠人才传承的知识在不断积累和完善中成为社会最大生产力,人才对知识的传承最富创造力,因为无成本。
从常春藤联盟对其所在城市乃至整个美国经济、历史的贡献来看,说是轴心动力都不为过,美国19世纪的南北战争北方的胜利,常春藤的几所大学应该是莫大的功臣。伦敦从16世纪强盛到现在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的长盛不衰密不可分……知识的可持续性、人才的可传承性让城市、国家的万世千秋成为可能!如此,回过头来看深圳,引进顶尖大学到片区办学,不正是朝此方向前行吗?
■“门户”大运新城,颐安•都会中央承资本之活!
因此,毫无疑问,与大运会之前相比,深圳将是一座展现出更自信姿态的国际化都市,而大运新城体育场馆是国际一流水准,学校是国际一流的知名院校,商圈也是深圳顶级的。如此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将带来质量龙岗的新制高点。
作为全市副中心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大运新城“门户”发展地位越来越稳固,国际教育基地的所带来的经济、人文辐射无疑正领着片区节节高攀。牵一发而动全身,资本的反射弧最敏感,而楼市、房产作为最广泛、最大份额的资本便相应的承接了反射:楼市、房价的上涨,其中颐安•都会中央便首当其冲。
与港中大深圳小区直线距离仅有450米左右的颐安•都会中央,还左拥右抱一站式名校教育配套。项目南边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旁规划有9年一贯制公立学校,且即将签约名校,届时周边6所幼儿园、5所小学、4所中学、将融入教育大家庭中,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极高的拉升颐安•都会中央社区的人居价值,推升片区活力氛围,与世界接轨,这样蓝筹股未来,岂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