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从上市公司看经济:上海广州在退步,深圳领先?

作者:网摘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4-08-13 11:41:57点击4058


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元素是公司。创业的活跃度和公司的竞争力,决定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在中国,由于一系列“门槛”的存在,上市公司一般被视为相对优秀、发展前景更有保证的公司——虽然也不乏华为这样优秀的非上市企业。而那些试图成为上市公司的企业,因为需要在遴选和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样需要具备相当的竞争力,才有可能成功IPO。

随着今年中国大陆IPO重启,考察申报IPO的公司的地理分布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由于这些申报IPO的企业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期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甚至可以说,这些“报会”企业的区域分布,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表征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而将这些IPO申报企业的区域分布,与已上市公司区域分布、各地区经济总量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则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区域经济的真相。

因此,从6月以来,“国家经济地理”成员就开始详细梳理在证监会排队的596家拟上市企业的资料,并对其区域分布(大区域、省份、城市)、行业分类、企业性质进行详尽统计测算。

我们的统计测算表明,长三角(苏浙沪)和珠三角(广东)在中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正在日益强化——在已上市公司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占比分别为27.41%、14.89%;但在申报IPO的企业中,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分别提高至33.72%、19.3%。

虽然中央政府持续致力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并在2007年后大力扶植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北方地区,但京津冀地区IPO申报企业在全国的占比仅微弱提高0.2个百分点。而被中央明确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虽然申报IPO企业数量排名较已上市企业数量排名提高了5位,但仍然未能进入IPO申报企业数量城市排名前十强,与近邻北京的差距更是遥远得看不到边界。

我们发现,北方省份--以北方第一经济大省山东为代表,辽宁、河南、河北紧随其后--虽然经济总量排名在全国颇为靠前,但上市公司数量和申报IPO企业数量排名与之严重“拖后腿”,且民营企业占比较低,IPO申报企业也大多处于传统行业。

我们还发现,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安徽--经济竞争正在进入最激烈的博弈阶段,而湖北虽然在经济总量和已上市公司数量排名上高于另外两个邻居,但IPO申报企业数量正在被超越。一向自视甚高的湖北省会武汉,更是被挤出IPO申报企业城市排名前十强。

就这一点而言,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统计测算,无疑给中国区域经济做了一次检测,发展成色不足的,正在露出马脚……

随着中国IPO重启,上市公司问题备受各界关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前统计了A股已上市企业2525家(数据截止到2014年7月17日,下同)和准备IPO的待上市596家企业,从地理分布、行业、企业属性等方面,以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为切入口,研究了不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和趋势。

1. 上市公司数量排名

记者统计发现,从省份来看,全部已上市企业大致分为四个队列:第一队列为广东省——376,以比第二名多1/3的上市企业数量遥遥领先;第二队列为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已上市企业数量在252-150之间,待上市企业数量80-40之间。

山东省介于第二、第三队列之间,地位颇为尴尬。山东省已上市企业151家,尚可勉力紧追上海,但待上市企业28家,已被上海远远抛在后面,与四川、福建等落到第三队列。

第三队列已上市企业数量92-65之间,包括四川、福建、湖北、安徽、湖南、辽宁、河南等省市。其余为第四队列,上市企业数量呈递减序列,最少为青海、西藏,分别有10家企业上市。

从申报IPO企业数量排名来看,上市企业数量排名前8的省市排名没有变化,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山东、四川、福建。其中,6省市在东南沿海地区。

2. 深圳力压上海

从城市IPO申报企业数量排名来看,无锡“挤落”武汉,杀入前10强——无锡待上市企业17家,武汉只有9家,掉落至14名。已上市企业排名第二的上海,被深圳超越,跌落至第三位;苏州则超越杭州,前进一位。

就城市内部而言,单一城市内的分布也不均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北京市海淀区上市企业数量比其它区县遥遥领先,海淀区已上市企业91家,待上市企业28家,比随后的朝阳区、西城区、丰台区、东城区之和还要多。

上海上市企业集中分布于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已上市企业84家,是闵行区、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松江区之和。浦江新区待上市企业12家,是松江区、青浦区之和。

深圳市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关内”的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和“关外”的宝安区,以南山区和福田区为最多。南山区已上市企业74家,待上市企业14家;福田区已上市企业43家,待上市企业18家。

3. 房地产业凋谢,新兴行业崛起

已上市企业与待上市企业相比,所在行业类别(参照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制造业依旧称王——在已上市和待上市企业中,占比均达63%以上,但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没落,而新兴行业崛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数量占比从5.31%上升到7.21%,进入第2位;数量不及已上市公司1%的“科学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待上市公司中所占数量突增至5.87%和4.03%,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不是服务业取代制造业,而是取代传统的“房地产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后二者分别从5.31%、3.13%的份额掉落至仅占0.17%和0.67%。

待上市公司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2家企业位于北京、8家企业位于广东,福建、上海和四川也有4-5家企业分布。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几乎被北京(12家)、广东(7家)和江苏(6家)所垄断,其余各省市仅1-2家企业分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也集中分布在广东(7家)、北京(6家)等省市。

4. 国退民进

Wind资讯数据显示,已上市的2525家企业中,包括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有989家,包括民营企业、公众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在内的民企有1536家,国企民企比为1:1.55。

而在596家待上市企业中,有国企85家、民企511家,国企民企比大幅下跌至1:6.01。以募资金额考虑,简单计算相加后分别为国企募资金额约772亿元、民企募资金额约为2775亿元,国企民企募资金额达1:3.6,国企数量虽下跌,但体积依然庞大。

就各省市而言,广东、浙江、福建两省民企数量占待上市企业90%以上,江苏、上海、山东、四川等地民企占待上市企业数量比也在80%以上。与之相反,新疆、陕西等西北地区民企占比较少。整体计算,待上市企业中,西北地区民企占比刚过60%,而在已上市企业中刚过40%。

5. 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地位强化

从大区域来看,长三角(苏浙沪)、珠三角(广东)和京津冀分别是中国经济的三个增长极,上市公司数量也体现了这一点:三大区域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27.41%、14.89%、12.55%。紧随其后的是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安徽),占比为9.31%;西南地区(川渝滇黔)仅占7.09%。

从IPO申报企业情况来看,这一格局得到强化: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占比均有提高,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大为提升,分别为:33.72%、19.3%,京津冀略微提升0.2个百分点至12.75%;而其他区域占比全部下降:中部三省占比下降了1.26个百分点,西南下降0.88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和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占比则各自下降了接近2个百分点。

就IPO申报企业行业类别来看,三大增长极的产业优势则更为明显。因此,三大增长极,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将愈加强化。

6. 广东领军者地位巩固

广东无论是已上市企业(376家),还是申报IPO企业(115家)均遥遥领先。从企业数量来看,其上市企业数量占A股上市企业数量的14.89%,而申报IPO企业数量占比则提高到19.3%。这意味着广东在这方面的地位不仅得到巩固,还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并且,广东上市公司中,民企占比高达75.8%,仅次于浙江的84.92%、江苏的76.25%;而在待上市公司方面,广东民企的比重提高到了93.91%,超过江苏、浙江,更远高于北京。

但相对于江苏、浙江,广东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IPO申报企业,过于集中在深圳和广州,罕见其他表现突出的城市,从而使广东区域发展的均衡性显得不足——在待上市公司排名前10的城市中,江苏独占3席,分别是苏州(26家)、无锡(17家)、南京(14家);浙江则有杭州(23家)、宁波(14家)进入前十;并且,浙江的绍兴和台州,申报IPO企业也都达到了10家。

7. 山东、天津、重庆公司竞争力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山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三,是排名第四的浙江的经济总量的近1.5倍,但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数量难以与其经济地位相称——其151家上市公司还不如深圳一个城市——184家,更不如北京(229家)、上海(200家);而其申报IPO的只有28家企业,仅及深圳(55家)一个城市的一半。(见图1、图3)如果再考虑到山东28家待上市企业中,绝大部分(21家)是制造业这样的传统行业,而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严重不足——仅有4家,则山东经济转型升级可谓任务紧迫。甚至可以说,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不太乐观。

与山东情况类似的,还有天津、重庆。这两个直辖市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是全国最高的,天津2013年的人均GDP更是高居全国各省份之首,但天津的上市企业数量只有39家,按省份排名是第20位,民营企业数量比重也只有35.9%——低于全国大多数省份的水平;其拟上市公司只有8家,仅与农业大省河南持平--不过,排位提升至第15。

虽然近年来天津一直试图努力使其“北方经济中心”的头衔名实相副,并一度为人均GDP超过北京而自豪,但其目前除经济总量和增速颇为可观外,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升级和上市公司数量、IPO申报企业数量和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与北京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望北京项背。

重庆上市公司37家,IPO申报企业6家,比天津的排名还靠后,更不用说跟成都相比——成都拥有上市公司49家,IPO申报企业多达20家。如果成渝两地IPO申报企业成功率相同,那么两城之间上市公司数量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8. 北京竞争力凸显上海光环黯淡

按城市已上市公司和待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北京均位列全国城市之首。并且,从这些待上市公司的行业类别看,北京企业的产业层次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其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企业多达30家,占比接近一半;其15家制造业企业,也大多属于高端制造。

不过,北京需要警惕的是深圳的竞争。在北京申报IPO的64家企业中,有17家国企。与之相较,排名第二的深圳,申报IPO的55家企业中,仅有3家国企。如果减去这些国企,那么深圳申报IPO的民营企业数量将超过北京,跃居第一。并且,深圳申报IPO企业中,新兴产业数量也颇为可观。

与北京、深圳相较,上海就黯然失色很多。已上市公司方面,上海排名第2,但拟上市公司数量被深圳以11家的数量大幅超越。并且,上海拟上市企业的超过一半是制造业,而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企业数量远不如北京。

如果以南北方对比来看,北京是北方城市中唯一的上市企业数量和申报IPO企业数量进入全国前十强的城市。这意味着,北京是北方毋容置疑的经济中心,在南北经济均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北京,那么在上市公司数量和拟上市公司数量前十强城市中,整个北方城市都将全军覆没。

9. 中部三省贴身肉搏武汉城市地位堪忧

长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和安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总量也很接近——2013年的GDP分别是24688.5亿元、24501.7亿元、19038.9亿元,全国省份排名分别是9、10、14——上市公司数量和IPO申报企业数量,更是贴身相搏:上市公司数量方面,湖北、安徽、湖南以83家、78家、74家,分列第12、13、14位;拟上市公司方面,安徽、湖南均为17家,湖北为7家,名列第9和第10。

显然,安徽经济总量虽是这3省中最小的,但IPO申报企业数量已超过湖北。

与上述中部三省IPO申报企业数量接近相呼应,三省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的IPO申报企业均为9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申报企业数量相同,但武汉的9家企业中,有4家国企,5家民企--“啃老本”的色彩较浓;而长沙有8家民企,合肥的民企也比武汉多1家。

而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武汉“报会”的9家企业,全部是传统行业,也不占优势。

与上述中部三省相比,北方三省河南、河北、辽宁的经济总量排名(分列第5、6、7位)虽然高于长江中部三省(湖北、湖南、安徽分别处于第9、10、14位),但IPO申报企业排名--辽宁第12、河南第13、河北第21,却都落后于上述长江中游三省(安徽、湖南并列第9、湖北第10)。

从申报IPO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北方这三省基本没有新兴行业企业,而长江中游三省的企业行业类别要丰富得多,且不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

以此为据,可以判断,长江中游三省的经济发展前景要明显好于上述北方三省。

10.广州算不上“一线城市”

广州一向与北京、上海、深圳一起被视为“一线城市”,但从上市公司数量和申报IPO企业的数量来看,广州分别只有61家、22家,跟北京(229家、64家)、上海(200家、44家)、深圳(184家、55家)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能与苏州(68家、26家)、杭州(78家、23家)一起被划为“二线城市”。

近年来,由于天津经济增速迅猛,广州一直将天津视作竞争对手;但如果将上市公司和申报IPO企业视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广州的对手不是天津(39家、8家)而是苏杭--苏杭不仅上市公司数量超过广州,且IPO申报企业也超过广州。

此外,广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在上市公司和IPO申报企业数量排名上,成都均紧随广州之后,而其申报IPO企业数量仅比广州少2家。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