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太子大厦之问:变革只来源于什么地区?
■弱关系的优势
■蛇口是新新中国龙兴之地,还是激荡性的思想圣地
■由此,祝福蛇口IBD!
正文:
■太子大厦之问:变革只来源于什么地区?
最近,因为太子大厦这个海上世界唯一可售的商办,还有双玺这个重量级的住宅项目,而引起了对蛇口再度的思考。蛇口,是一个说得太熟太透的话题了。但请恕直言,社会上关于蛇口的看法都流于描述性,休闲、历史、创意、国际化……这些都是摆事实而已,观察并不深刻。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蛇口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怎么回答蛇口“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向哪里去?”这三大天问?
不妨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
600年前,带动全球化第一波浪潮的大航海,是欧洲大陆的边缘型半岛国家--先是葡萄牙,然后是西班牙、荷兰…带领的,
250多年前,带领世界实现工业革命的,是在一座孤悬海上的英伦岛上,而不是在欧亚大陆上,欧亚大陆这个“世界岛”,才是当时的财富、权力中心。
随即,影响亚洲的也不是中国,而是儒家文明的边缘地带日本;
在美国,主流中心--包括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教育等--是在东海岸,但是,带领美国乃至全球进行文化与科技革命的却是更边远的西海岸--硅谷是世界科技首都、好莱坞是世界文化首都!
纵观中国古代及近代史,但凡成功的全国性军事行动,必然从西北、东北、北方等边缘地带兴起;
而近现代以来,带领中国革命的思想与人物,多出自边远的南方。香港这个南陲之城,令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如此顺利。而蛇口这个试管,则加强了这个国家改变与建立限贷企业制度的信心。当深圳开始远离中心而崛起,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互联网经济开始世界级!
……
我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革命性变化,都来自主流之外的边缘地带。为什么边缘才能成为新革命的中心而后取代老中心?而老中心却没有带领革命的资格与能力呢?这或许就是观察蛇口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的重要视角,而这个视角的基石应该是----文化。
■弱关系的优势
主流中心,是现有利益的代言人,而革命性的进步与变化往往会对其构成挑战,因此主流中心会带有强烈的革命排斥性格,而偏向于改良,因此大的改变与进步与主流中心是无缘的。而边缘地带,没有历史包袱,也没有固有利益的羁绊,因此在新探索上更具有优势,所以更能带来大变化。主流中心以“主文化、主文明”的面孔示人,而边缘地带则以“亚文化、亚文明”或者是“次文化、次文明”的面孔示人。
在农业社会,生产规律千年不变,“主文化”区域更具有优势,守成是主旋律。而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亚文化”区域的相对优势被立即放大,一成不变、改变困难的主流中心开始被抛弃,而“亚文化”区域则此起彼伏,带领世界革新。翻开如今的世界地图,与500年前的世界地图相比,你就会发现,原来的主要节点都在大陆中央,而后来则全部转移到了各个陆地板块的边陲。
原因是什么呢?从一个人际关系理论来说吧。格兰诺维特在《弱关系的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无论是在找工作、获取信息、开餐馆,还是在传播新潮流方面,弱社会关系比人们所珍视的强社会关系更重要、能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要传播信息、寻找工作与新观点这些事情上,半生不熟的人比熟人能起更重要的作用。
原因其实很简单,人以群分,同一圈子,你周围的人共同点多,很多观点看法相近,你能想到的他们通常也能想到,当然是离原来生活圈远点的不同人群更能带来新的想法,新的关系,新的改变与进步。从这个角度去看,在海港这样的边陲,不但有来自自己文化圈中的各色人等,而且很容易聚集异质文化圈的人们,因此很容易形成“亚文化”“弱关系”,从而在思想上更容易引起革新,而思想决定了行动!
■蛇口不但是新新中国的龙兴之地,还是激荡性的思想圣地
所以,中国、印度这些农业社会的主流中心地区之所以未能给世界带来更多福祉与变革,而是英国、日本、美国这些边陲承担了这些使命,关键在于文化土壤的不同。英国也好、日本也是、美国西海岸也罢,他们之所以能够率领世界实现突破性的进步,关键就在于其起初远离“主文化”“强关系”的边陲地理位置,而这种位置给与了“弱关系”“亚文化”以最好的滋生土壤。
而“弱关系”“亚文化”才是天生的带来变革的激荡性的思想圣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些个上世纪80年代初在大陆石破天惊的思想革命式宣言,是肯定不会在北京、上海、广州被提出的。而思想不革命、方向不调整,又怎么可能出现后来的波浪壮阔的改革开放呢?
很多人说,先开放上海就好了,说这个话的人忘记了,上海是我国文革重镇、固有老态制造业的基地,是无法实现思想革命的,也是抵制新机制的滋生的。蛇口用了15年的时间,承当了中国改革开放试管的任务,这里培育出了大陆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商业理念,这里输出了保障房、保险制、商业银行、成片规划与建设……等等众多新成果、新观念、新知识。
而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0多名外籍人士居住在蛇口,又使得这里具备了思想、文化的杂交优势,蛇口的国际化甚至深入到了乞丐、算命先生都说英语的程度。可以说,蛇口至今仍然是深圳乃至中国滋生“亚文化”、“弱关系”圣地,这种状态使得蛇口的场所精神具有一种鼓励创意、鼓励思考的氛围。
也因此,时至今日,在很多人认为蛇口已经没落了的时候,深圳绝大多数的大型广告公司、以及网络创新企业、动漫企业,都高度聚集在蛇口。蛇口的老旧厂房,现在摇身一变为了创业产业园、意库、网谷,在蛇口以外上班做生意的老外,也都聚集在蛇口。所以,与其说那叫“没落”,不如叫做“转型”,蛇口已经从工业区转型成为深圳最大最成功的国际化的创意商务社区。
■由此,祝福蛇口IBD!
人们可能又会问“创意”有啥用啊,搞制造业才有前途!其实,深圳乃至中国发展到现在,制造业已经出现结构性过剩了,环境破坏已经非常严重了,再拥挤进入制造业是不可取的,升级为创意经济才是正途。创意产业、创新经济、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创造力获取发展动力的形态,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自从英国政府1998年正式提出“创意经济”的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提出了创意立国或以创意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创意产业已经被发达国家或地区提到了发展、继续领导世界的战略层面,率先掀起了一股创意经济的热潮,现在已然诞生出“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CBD创意商务区(Creative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创意经济又被称为“头脑经济”,
而犹如前文所述,创意与“亚文化”“弱关系”密切相关,而“亚文化”“弱关系”的质量优劣,与思想、文化的异质交汇密切相关!也既是说,越是不同的文化、习惯的碰撞与交汇,就越是能够带来飞跃与质变,就越是能够影响社会。而在这一点上,国际化的蛇口具有绝对的优势。也可以这样说,但凡国际化的地方,由于异质文化的存在,必然带来思想的碰撞与文化的交汇,也就越是能够产生奇迹,比如迪拜---位于亚洲与地中海的最主要航道之间,欧亚美澳四大洲的交汇之地,够奇迹吧?
所以,说蛇口是创意商务区CBD(Creative Business District)其实是低估了,我们想说,蛇口是“国际创意商务区”IBD(International idea Business District,简称为IBD),IBD是必然有创意经济的属性,而“国际创意商务区”还包括了这里的邮轮母港的休闲度假经济、商办总部经济、口岸经济、涉外服务经济。当一个片区加装了创意经济也即是头脑经济的发动机之后,就会有思想的路径依赖---从而走上创新之路,而唯独创新可保常胜!由此,祝福蛇口IBD!祝福太子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