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升级版”蛇口大不同,百分百国际艺术范
■文创路线坚定不移,蛇口文创产业接轨国际
■水湾1979:蛇口“国际牌”艺术生活里程碑
正文:
■“升级版”蛇口大不同,百分百国际艺术范
自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对蛇口的关注热度升级。广东自贸区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升级版”,是新一轮“改革大考”,而历来作为“改革先锋”、“改革试管”的蛇口自然不会缺席。蛇口列入扩容后的广东自贸区引起的轰动一点都不亚于36年前蛇口工业区的创立,相比新蛇口再造的消息更令人心沸腾。
经过36年的改革发展,蛇口现已初步形成国际性港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国际化滨海城区。如今又迎来升格为自贸区,蛇口可将其综合服务、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与前海合作区的金融、信息等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优势叠加。担起改革先锋重任,蛇口探索新使命的脚步从未停歇。
自贸区对于蛇口的作用,可谓是助力蛇口国际化的直通卡。而在重新定义蛇口和做未来规划时,蛇口有意识地坚持了前瞻性思维和国际化视野,令“升级版”蛇口显然与过往大有不同。无论是以文化聚集为核心、招商局与英国国立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V&A)合作建造的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还是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南海意库,或是以城市商务、休闲、生活方式为核心的“海上世界”,以及以高科技产业为核心的蛇口网谷,均表现了新蛇口百分百的国际艺术范。
■文创路线坚定不移,蛇口文创产业接轨国际
事实上,蛇口对于文创产业的探索可以追溯到2008年开园的南海意库,这座由上世纪80年代“三洋”老厂房改造而成,类似北京的798、上海的8号桥等,如今已经成为聚集设计和艺术创意力量的产业园区。
而在2013年第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下称“深双”),主展馆之一的“价值工厂”,选址在被废弃的蛇口广东浮法玻璃厂,用当代艺术方式拷问蛇口如何让工业遗产价值重生的问题。展会期间18万人次的参观者中,更多年轻人从中重新认识被深双重新定义的蛇口。
此外,在2014年11月初结束的中法深圳蛇口创意论坛上,蛇口首次提出了打造“创意学谷”的概念。尽管这一概念仍在转化阶段,但它已经描绘了蛇口文创产业群的雏形。而在海上世界城市综合体中配置的文化艺术中心,未来也将成为百年招商局集团以及蛇口的城市文脉中的“创新”基因,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和设计进步。
如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之一的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规划理念来自法国新未来主义建筑师德尼斯·岚明之手,建成后的太子湾邮轮母港将开启丰富优质的国际旅游资源和环球文化交流平台,成为融合居住、教育、科技、文化、创意、艺术、休闲度假、高端商务等为一体的世界级国际化半岛湾区,新文化新视野的碰撞,将给蛇口带来绚烂的创意焰火。
可以看出,此番新蛇口的规划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打造产业经济,而是谋求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共同发展。尤其是科技、文化领域,南海意库,蛇口海上世界灯光节,深港建筑双年展,观复博物馆等均可表现新蛇口走出一条文创路线的决心,文创产业圈内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浓郁的创意氛围将会实现与国际化艺术接轨。
■水湾1979:蛇口“国际牌”艺术生活里程碑
今天的蛇口已经成为产业园区升级转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在聚集了创意文化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之后,打造文化艺术中心、进一步塑造文化品牌成为产业升级的新目标。这是被重新定义了的蛇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再造新蛇口”将显现完成升级转型的硕果。
那么,“再造新蛇口”的升级转型,必定将融合片区内的居住氛围、科技创意以及人文气息,使得片区内的物业价值大增。其中蛇口片区乃至深圳内最具艺术创意的标榜力作——水湾1979则最具代表性。
作为建筑与城市、生活与艺术的创意诞品,水湾1979以“1979”之名纪念蛇口1979年打响创意改革第一炮,同时响应蛇口创意经济改革的第二炮,在具体规划中实践“You are what you live”的居住理念,诠释蛇口艺术生活及创意人居的真义。
项目不仅以“当代中心、音乐住宅、心厨房、V-ZUG等欧洲顶级电器产品、还有艺术街区”等构建了顶级的物质平台,同时它还将公共空间艺术这一开放式的艺术理念融入到物质平台中去,用艺术灵感缔造物质的同时,物质也在丰富着艺术之韵,二者完美结合升华了项目整体价值。随着新蛇口越打越响、越打越好的“国际”牌,水湾1979将是升级蛇口乃至深圳人居艺术生活的里程碑,其价值不言而喻。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