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你幸福吗?”“我姓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幸福感分层次
■超物质、高层次的幸福感更具可持续性
■站在食物链顶层,深圳企业领袖必看的五大顶豪
正文:
■“你幸福吗?”“我姓曾”
加勒比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名为“猪岛”(正式名称为大沙洲,Big Major Cay)的小岛上,生活着一群被水手遗弃的猪。这些猪每天可以在海滩上晒日光浴,在24摄氏度的海水中畅游。岛上拥有淡水温泉可供小猪生活饮用,周围的岛屿还保护猪岛免遭热带风暴引发巨浪袭击。
对很多人而言,在蓝天白云的加勒比海沐浴日光或许只是一个梦,因此猪岛上的这群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猪。而笔者由此联想到的是央视在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曾经做过的一项主题为“你幸福吗”的街头调查,其中“你幸福吗?”“我姓曾。”的采访对话一直是网友们欢乐吐槽的对象。
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是没有统一衡量标准的。有些人觉得可以吃饱穿暖就是一种幸福,有些人认为过年合家欢聚是一种幸福,也有人觉得每天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种幸福……因此,央视著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认为“你幸福吗?”这种提问方式是简单粗暴,无视被采访对象的心理感受的行为,而且过于笼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幸福感分层次
事实上,幸福也是分层次的。而幸福的层次可以和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相结合。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假如一个人同时缺乏食物、安全、爱和尊重,在此情况下通常对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强烈的,其它需要则显得不那么重要。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人生的全部意义就是吃,吃饱就是最大的幸福。而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能感受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求带来的幸福感。
对于猪岛上的猪而言,不仅有游客提供食物,每天还可以晒日光浴、冲浪游泳,饮用天然淡水,而且不用像家猪一样面临着被宰杀的危险,无疑是相对幸福的。但如果人将猪的幸福套用到自己身上,获得的将是一种较为低层次的幸福感,即由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带来的幸福感。
■超物质、高层次的幸福感更具可持续性
正是因为需求层次低,幸福感的获取相对较为容易。但是物质带来的幸福感是非常短暂的,比如当我们非常饥饿的时候能够吃到一餐饱饭会带来幸福感,但是如果每天都能吃到丰盛的饭菜,想要藉此再产生幸福感就变得很难。因此很多人都期望通过努力工作,积累更多的剩余财富,以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感。
那么那些每天忙碌,看起来似乎全无个人娱乐休闲空间的企业领袖们,是否有幸福感可言?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只是这部分处于社会财富金字塔塔尖的人群,他们幸福感的来源已经超越了物质层面,有时候甚至是从危机感或者巨大困难的解决中获得。在此情况下,危机或者困难有时候会让人上瘾。
一般情况下,能够让人上瘾的东西在一开始接触的时候感觉都是不好受的。比如抽烟、喝酒、运动等等。同时危机和困难带给人的感受也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大多数人在一开始都会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危机和困难成功解决之后,由此获得的愉悦和幸福往往超越了物质层面,而且可能会让人上瘾,带来激情和自信,因而更具有可持续性。
■站在食物链顶层,深圳企业领袖必看的六大顶豪
一般情况下,处在食物链条中越高级位置的动物危机感越强,而强烈的危机感要求这部分群体不能满足于低层次的幸福感。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活中所见识到的食草动物的体积比食肉动物要大得多。譬如大象、马、骆驼、牛等非食肉类动物,或说是食草类动物,体型都较为庞大,而人和狮子、老虎、猎豹等的体形远没有大象这么大。
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人、狮子、老虎等动物要处理更多的生存和生活危机,因此不能像大象、骆驼、牛等食草类动物那样安逸,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此外,处在食物链高端的群体,思维和心理活动更活跃,但是外在动作少,而且更精准。比如猎豹的动作很少,但是捕食时一击必中。
总而言之,一个人需求的幸福感层次高,是眼界开阔、世面广博的一种表现,但是同时也意味着这部分群体更难以被打动。就拿买房这件事情来说,阅楼无数的深圳企业领袖们,眼光已经越过了普通的豪宅产品,只看深圳湾1号、深业上城、深圳中心天元、华侨城·华寓顶层大宅、招华曦城、招商双玺。
深圳湾1号
深业上城
深圳中心天元
华侨城·华寓顶层大宅
招华曦城
招商双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