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人口政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作者:凯迪网络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5-07-26 22:25:37点击3981


近日,卫计委否认将在年内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传闻。

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声称:如果全面放开二孩,中国人口很快突破承载上限的15.7亿,建议15年后再全面放开。

笔者曾写过很多关于计生政策方面的调研文章,在此还想围绕一胎政策的出台、非独群体的存量、二胎遇冷的原因,说明2015年是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最后“窗口期”,再不及时调整的话,真的来不及了!

计生调整,中国进入“窗口期”

1949年后,中国民众积极响应“人多力量大”的号召,70年代初的生育率高达5.81。当时周恩来提出设想是“两个正好”,但在1980年,新华社公布“中国人口百年预测报告”,称如果1979年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到200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亿,2050年达到40亿。这一经消息发布,引起高层极大震动。

正是这种离谱的“人口恐吓”之下,中国的“一胎”政策正式出笼,并且严格执行。

事实上,1980年中国的生育率已降至2.24,接近世代更替的生育率2.3。如果当时“鼓励一胎,允许二胎,禁止多胎”,完全可以控制人口,达到结构的相对平衡,只不过控制人口增长所用时间可能更长,毕竟之前高生育率下的人口存量需要消化。

但一刀切的一胎政策,却是矫枉过正,需要明白的是:既不是人多是好事,也不是人少是好事。

从历史经验看,计生部门一直存在高估人口数据之嫌:“十五”期间,计生委规划的人口增长为6257万人,比实际增长的4013万人高出55.9%;“十一五”期间,规划的人口增量为5244万人,比实际增长的3418万人高出53.4%。

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年生育率仅有1.22,但却被调高到1.8,而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核实,2000年的实际生育率不到1.4。

如果按照1.04的生育率来展望未来,那是非常恐怖的事:以25年至30年为一代人计,到2040年左右,中国的人口将锐减到7亿,十代之后,也就二三百年间,中国的人口将只有140万。中国完全可以消亡在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之中。

目前为止,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超过20年。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我们已经错过开放二胎的时机。现在即便马上放开二胎政策,效果也未必能够立竿见影。

放眼世界,韩国在1962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随着经济发展,生育率不断下降,韩国政府审时度势,于1996年取消控制人口出生政策,随后又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但生育率不升反降,2005年降低到1.08的极度危险水平。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也曾提倡“两个就够”,但在80年代取消这项政策,改而鼓励生育,但生育率依然降到1.1左右。

这两个国家提倡生“两胎”尚是如此,何况中国只生“一胎”?毕竟中国2011年的人口生育率仅为1.04,比它们都要低,警钟已敲响!

有消息称,中国16至64岁的人口峰值,将在今年见顶。而生理特点决定,婴儿至少16岁至18年才具备劳动能力。也就是说,2015年至2033年,中国必须在没有人口红利的情况下,寻找经济发展的动力。

可以这么说,2015年放开二胎已经进入窗口期,也就是最后的机会。但问题是,卫计委还在表示“政策可以调整,国策不能动摇,时间表没有”。

全面二孩,生育会大幅反弹?

为什么迟迟不全面放开二胎呢?北大的教授曹和平可以作为反对放开的代表。

他认为:即使中国人口结构在老化,中国人口的承载力上限是15.7亿,合理水理是在10亿以下,如果现在全面放开二胎的话,很快就会突破上限,建议十五年后再全面放开。

对此,笔者不以为然。曹和平绝对是在危言耸听,高估了非独群体的生育能力和生育诉求。

全面放开二胎,到底会释放哪一部分人的生育意愿呢?计生部门预测到是数量庞大的非独群体。实事求是地去分析一下这个非独群体,我们就可以明白:中国未来几年,根本不可能出现生育堆积现象。

在庞大的非独群体中,60后的女人已集体告别生育期,而70初多数也没有生育能力。全面二胎生育目标人群应是75后、80初的非独群体。但问题是,她们放开之后,会不会轧堆去生二孩?

如果是农村人口或自由职业者,一般不会考虑社会抚养费的限制,一般会在30岁前完成生育,不会等到二胎全面放开后去做高龄产妇。

另外,现在的女性由于受教育水平提高,20岁前基本在读书,很大部分还要读大学,在大学期间结婚生育的女性是罕见的,所以职业女性一般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婚育年龄大都会在25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孩子都接近30岁。这部分受单独二胎政策限制的的人群,以公职和正规企业的职业女性为多数。

因此,国家放开二胎政策,担心非独群体会轧堆生育,显然是杞人忧天,根本不可能迎来什么生育高峰,更不可能向曹和平所谓的人口上限的15.7亿一路狂奔而去。

笔者可以断定:即使放开二胎,不但不会出现暴增,恰恰相反,人口还是会出雪崩式坍塌。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从2014年至2024年,中国23岁至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将从7387万降至4116万。这意味着,即使10年内生育率提升50%,年出生人口的崩塌也难以避免。像上海和北京的生育率是低生育率的世界冠军,只有0.7左右,即使未来十年提升50%,也只有1.4左右,也远远低于世代更替的2.3的生育率。

那么,2024年以后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会不会改观?根据卫计委的数据:2014年中国0-14岁低龄人口占比16.5%,低于世界平均26%的水平,甚至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如美、英、法分别是21%、18%、18%。因此,10年后这些人陆续进入生育旺盛期,也无法解决中国严重“少子化”回升到正常水平。

因此,在如此低的生育率下,国家要担心的,恰恰是要如何防止年出人数出现雪崩式坍塌。

二胎遇冷,生与不生的纠结

事实已经证明,国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开单独二胎政策,但放开的效果并不理想。

卫计委当年乐观估计,从此每年将会增加超过200万的新生儿。但事实上又如何呢?截止2014年底,全国符合条件的1100万对夫妇中,只有106.9万对夫妇申请二孩,而实际生育的仅为47万。也就是说,申请率不足十分之一,而就申请者而言实际生育率又不足二分之一,而这实际生育数量也不足国家预测数量的四分之一。

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无非有二:其一是经济成本的问题;其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

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多子多福”、“子孙满堂”,但当传统观念遭遇城市生活高额成本和抚养孩子巨额费时,是否生二胎就成一个比较纠结的话题。

80后一代成长在物质生活相对富足的年代,如今到而立之年,却在离开父母走入社会后遭遇激烈的竞争和空前压力,在抚养子女时又感到力不从心,使其内心产生严重不适。他们喜欢“生女儿”,其实就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考虑:一方面,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将来能更好地照顾到父母;另一方面现在适育夫妻不想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用半辈子省吃俭用为儿子媳妇攒钱。

因此,对社会、家庭、子女有责任心的夫妻,是不可能放开肚子乱生的。“奶粉贵、看病贵、入托贵、择校贵、买房贵”,生一个已左支右绌,再多一个,不仅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也意味着自己的时间被挤占。如果不考虑经济成本的问题,再多生一个,养而不教,教而不善,实在划不来。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既然已经错过了2000年,那么就不该再错过2015年。今年已进入人口政策调整的最后“窗口期”,再不及时调整的话,真的来不及了。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