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又是一年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1989年被定为老人节,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被确定为老年节。
这一天,不知身在职场“登高”的你,是打算陪家里老人登高望远插茱萸,还是在家赏菊饮酒吃重阳糕?
在此,小编衷心祝愿全中国的老人们身体健康,幸福安康。
节日由来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自汉代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由此,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九日与钟繇书》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重阳节在唐朝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在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一个节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曰重阳。重阳又叫“辞青”,与三月初三的“踏青”相对。此时青叶转黄,枫叶转红,山野间红黄相映。宜登高望远,向春夏绿意告别,迎来橙黄橘绿,是为一乐。
说到重阳节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先秦,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求寿习俗“,则从汉带兴起——《西京杂记》中记载了西汉宫人的话,“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一段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双九相重,所以称“重九”。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中记载:东汉时期,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父母死于村中突发的瘟疫,悲痛之下,桓景便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一直传到现在。
从那时起,民间便流行起于九月九登高、佩艾叶、饮菊酒来祈求健康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也是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一种情愫
不论身在何方,家永远是心系挂念的地方,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呵护,老人的生活也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怀,百善孝为先,在这九九重阳佳节之际,或为老人做上一顿好饭,或陪着老人喝一点酒,叙叙家常、叮嘱珍重。满足老人心中对团圆团聚的强烈期盼。
有一种生活叫华侨城
在香山美墅云邸,重阳登高另有一番体验,栖居于城市中央,俯瞰城市山水美景,燕晗山、塘朗山、天鹅湖、燕栖湖、深圳湾尽揽眼底,俯瞰侨城,犹如登泰山而小天下。
在云邸,赏庭前花开花落,往天上云卷云舒,让家更温暖,更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