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资产价格与生活质素背驰

作者:陆庭龙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6-10-23 00:09:40点击2603


一碗生磨芝麻湖加两粒汤圆,盛惠44元。这是市价。事缘小女爱吃甜食,为了巩固好爸爸的形象,我便驱车到港岛天后一间人气糖水店,外卖糖水给她。当听到44元的价钱时,我直觉地对老板说我是买一碗不是两碗,换来的当然是老板的白眼,现在是什么时势,吃米不知米贵。

我承认我很久没有到此店光顾,潜意识认为20多元一碗传统糖水是市价。决定一件商品或某种服务的价格包含众多因素,其中不外是租金、工资、材料成本、利润等,而租金和工资应该是最大的两项成本。质量好的产品也可能提价,作为消费者,我也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来换取质量上乘的产品。我买给女儿的这碗糖水固然是有水准的,但我却真的认为价钱有点高。

■一碗芝麻糊带来启示

这令我的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感觉这代表着我的购买力削弱了,和我的财富效应不能与时并进。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公布的8月份综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4.3%,较7月份公布的数字2.3%为高,不知道我买的那碗芝麻糊是不是在8月份加了价?香港的CPI数字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都是较高的,但相比数年前的通胀率还是处于低的水平。这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包括了每月家庭开支由5500元至89999元的,应该覆盖了大部分香港住户,其中最大的开支为房屋及租金,占33%至35%;外出用膳占比率为13.98%至17.74%;交通支出占6.75%至9.84%。

问题是公布的通胀数字不是特别高,可以说是在预期范围之内。为什么大部分家庭包括笔者在内会觉得财富效应萎缩呢?或者真实一点说,是我们的生活质素呈现下跌趋势。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部分香港家庭的收入增幅远远追不上楼价的升幅。恒生指数现今仍在23000至24000点之间徘徊,内地A股经历了去年的调整后仍未回复元气,股票带给大家的财富效应不大。

相反,中原城市指数CCI9月公布的数字为128.57,自年初以来持续上升,大有挑战去年历史高点之势。现在无论是贵重物业、大型屋苑或上车盘的小型单位等,以呎价计纷纷破顶。西九龙机铁上盖的临海特色户,最新呎价为9万元以上,市场哗然。楼价的累积升幅是双位数字,中原城市指数自2009年至今的升幅翻倍。受薪阶层市民的每年工资增幅普遍只有低单位数字,与日常生活中物价的升幅差距愈来愈大,更不要说与楼价相比。

■持自住物业纸上富贵

根据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全港家庭总户数约250万,每户平均人数为2.9,不足3人。当中居于自置物业的家庭约为总户数的66%。不错吧,这165万个家庭是楼价上升的既得利益者,也是受惠于财富效应的消费者。但实际情况与数字说的故事不一样。如果拥有多于一个自住物业的,其财富增值是真的,其它的只是不能套现的纸上富贵,极其量是心情愉快些。可是现在新楼盘的售价不断上升,上车盘的面积比公屋单位还小,但管理费就每月成千上万。虽然供楼的利息低,但省下来的已给楼价和管理费反噬。

面对如斯境况,注定楼价愈升,普罗大众的生活质素愈差。(香港《信报》)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