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遍了,乳房血…
今年之前,我已跑遍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国际马拉松赛,也已收获12枚奖牌了,上马成绩最好329,然后是北马332。
按新国标,只差2分钟我就可入列第一阵营---成为精英级马拉松运动员了,这是跑马人的大诱惑。我也不例外,太想当精英级选手了。
今年楼市调控频繁,越这样像我这种房地产服务人士、专业人士就越忙,以至于极缺训练、时间被工作耗光。
但还是想保持状态,就报了12月4日的首届宝安马拉松。有时候曾经的成绩会误导人,让人轻视基础动作。
准备的不充分还是给了我足够的教训,宝马的前30公里顺风顺水。31公里处的交响乐团演奏点,点燃了我的兴奋感、放松警惕手舞足蹈,严重抽筋。
最后的10公里极度厌跑,甚至于前所未有地胸闷。42.195公里耗了412,30公里后掉速太严重,不是跑而是走了。所以朋友问起我就说“也PB了,创最慢PB”!
昨天看到比赛照片才发现,原来过度自信导致轻视细节,凡士林涂抹过少,乳头被衣服磨得流血了,上衣血迹已成粗长线,难怪罕见地胸闷!
教训很明显:
1)成绩带来的自信、自以为的专业会让人不自觉地轻视细节,以为能把控一切;
2)跑得越多越容易有超越思想,结果就是规律与时间的报复;
3)只想达到目标的功利心,会带来动作变形,其实跑步应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4)马拉松是超长时间与超长距离的极限运动,有足够的时空累积小问题成为大错误,所以小错误反而最致命、有大问题你一开始就不跑了,但只有小问题你会跑下去直到大错出现,这时就没你啥事了、甚至带来不可逆的问题,像极了人生。
5)一定要把这次的教训转变成经历、教训,成为未来的财富,经历、见识高于知识。
■我购房投资的4大教训事件
马拉松如此,购房投资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眼里我的房地产极其专业、节奏神准,甚至还过誉我为“创领级的房地产专家、风向级的楼市投资家”,其实天知道我曾今的苦、出的丑啊。
你可知道,我的财技是血的教训换来的,而这些教训也是因为对专业的自信导致的,我举几个例子吧:
一)195万港币的城市半山独栋:至今最痛
1999年的时候,蛇口最好的别墅区里,有一半山独栋195万港币要卖,别墅面积不大,但花园阔大、庭院有参天树。
看后我特别满意打定主意要买,但不太热心地说“190万就买了,否则就算了”。我是想再过个半天节省5万港币(当时港币汇率1.1呢)。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这栋别墅仅仅在几小时后就被人当场买走了,人家压根就没讲价!之后,我只要是略有房地产的狂妄之心,就会在谷歌卫星地图上看看那颗依然苍翠的参天树,教训之深刻无以复加。
二)楼王位置“人见人爱”的教训
因为所谓我很专业、也因为有业内人脉资源,所以2003年购入了某小区的楼王位置,前后楼间距极宽,南有小广场、北是小花园,太爽啦!
且慢,住进来一年半后,就不堪其扰,广场时刻都是热闹场所,尤其是大妈们的广场舞,不久之后我就另选他处了。看看,专业、资源也会害人呢!
三)楼顶复式“从分区升级到分层”的乌托邦
家里人多,我又好静爱独,所以选择了楼顶复式。这样从分区升级到分层,且不妙哉。于是通过关系,6000元/平米就买到了当时顶级小区的最好位置又安静的一楼两户的楼顶复式。
问题又来了:1)就在头顶的电梯机房,长期不间断的发出低频噪音以及运行时的卡塔声。2)这么好的小区,楼顶复式原来是小偷的最爱,因为进入方便、在几个单元间流串方便!被偷之后,报案也没用。3)楼上楼下,忘个东西也要再爬楼上去取、叫吃饭得吼。于是:搬!
四)梦想只能是梦想:面朝大海,春寒花谢
我曾经说过“家庭家庭,有家人没庭院就不叫家庭”,大家也都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梦想。自然地,很多年前我接受上述独栋别墅的经验,曾在沿海买下一栋独栋。
大花园、有电梯、靠山面海,真是我的心头尖啊。装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就打算自住了,赚不赚都无所谓了。但老人总嘀咕“怎么买菜啊?怎么见亲戚朋友啊?楼层太多家人都不见面了吧?有蛇怎么办?从乡下来这不又回到乡下了吗?…”
结果是,装修好连一天也没住,以成本卖掉了,时间成本的浪费太可怕了。结果也证明,那里的升值速度与幅度远落后于我的其它物业。因此多年前我就总结出了“房地产是城市化的生意,城市化是聚集而非分散现象,促进分散的努力最终都将促进集中”,之后我又提醒大家“民生稀缺高于资源稀缺”。
深圳太多的购房投资者,就是受益于我的教训得出的类似众多经验,从而避免了自己的试错,获得了更好的投资成绩。他们长期地支持、信任我,我想其中有我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