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外国人为什么不觉得中国菜好吃?

作者:村山宏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6-12-25 20:53:13点击1447


法国的餐饮指南米其林在中国大陆首次为上海的餐厅进行了评级,有1家餐厅获得表示最高等级的三星,7家餐厅获得两星,18家餐厅获得一星。获得三星的不是沪菜餐厅,而是粤菜餐厅“唐阁”。东京(2016年11月发布)有12家三星餐厅,54家两星餐厅,161家一星餐厅,数量远远多过上海。坚信中国菜是世界第一的中国人对这个结果似乎非常不满。

网友们在报道米其林评审结果的文章下面留言表达了不满。比如“没必要让外国人来评中国菜”、“是尝遍中国八大菜系之后做出的评价吗”等等。米其林的评审员都是专业的美食评审员,他们匿名走访各地餐厅,秘密品尝全球美食。评审员们采用与法国相同的标准进行评级,无论是巴黎、纽约,还是东京、香港,三星的水平都是相同的。

在进行讨论之前笔者想提前申明一点,个人非常喜欢中国菜,尤其是粤菜和沪菜。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喜欢法国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法国菜也只是偶尔吃一次。本文丝毫没有贬低中国菜的意思。对美食的喜好因人而异,好不好吃并没有绝对的评价。米其林在认可这一点的基础上,委托各位美食家为各城市的餐厅进行评级。

在一个城市只逗留几天的游客要想不花费时间和金钱就能找到好吃的餐厅就会需要指南。米其林在模棱两可、不易评级的餐厅领域赢得了信任。全世界有数不清的美食指南,而米其林已经持续为餐厅评级80多年。也就是说,使用米其林指南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是认可这种评级的,认为它可以作为参考。

若是利用米其林指南,外国游客就会知道去上海的哪家餐厅吃饭不会失望。当然,中国人觉得好吃的菜外国人不一定觉得好吃。这与中国人不觉得欧洲菜好吃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在外国游客越来越多的现代社会,通过外国人的味觉判断出好吃的菜并进行评级的做法也已不能忽视。

东京、大阪、京都的米其林三星餐厅加起来多到22家,当然也有日本人疑惑“这家餐厅怎么也能评上三星”。即便如此,日本的主厨们(在日本,主厨是一个体面的职业)仍然会前往获得三星的餐厅品尝,检验哪方面有什么不同,为何能获得好评。因为这关系到料理品质的提高、变化和新发明。

听一听外国人如何评价中国菜又何妨?可以了解在什么方面进行什么样的改进能做出更好吃的饭菜。比如说味道是不是太浓了?全球已逐渐开始不再喜欢口味过重的料理。因为口味过重不但会丧失食材本身的味道,而且不利健康。讨厌人工调味料的倾向也越来越强。要是什么菜都放味精,味道不是都差不多了吗?

主张重视外国人的评判并不是为了向外国人献媚。当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外国人评价对当地产业和文化振兴产生巨大影响的时代。获得米其林星级评价的日本餐厅里有大量来自香港、台湾、泰国以及富裕阶层的中国游客。参考评级的并不是欧美人,实际上是亚洲游客。星级餐厅是吸引外国人的软实力。

如今,全球各地都在竞争吸引更多优秀的外国人。外国人带来的不同价值观、新鲜的想法和最新的技术在与本国文化融合,偶尔也会反弹的过程中创造新的文化和技术。这个过程越多,国家和地区就越能产生附加值。外国人(除了恐怖分子和罪犯!)不去靠近的国家和地区不会产生新的价值,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正如笔者多次在日经中文网“日本人小声说”专栏说过的一样,现代社会不是比拼军事实力等硬实力的时代,有吸引力的文化等软实力变得更重要。光向军事领域投钱并不能守护国家。例如,东日本大地震时,全世界的日本迷(喜欢动漫?)纷纷向日本伸出了援手。这对在地震中遭受沉痛打击的日本人来说是极大的鼓励。

笔者希望日本与中国能比拼吸引外国粉丝的软实力,而不是战斗机和军舰的数量。有魅力吸引外国人的国家也不容易受到战争的伤害。哪个国家会攻击作为第三者的外国人居住地区呢?即便是某个国家要遭受攻击,喜欢这个国家的粉丝也可能会加以阻止。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没有轰炸京都,就是因为遭到了重视京都文化遗产的人们的反对。

不过,米其林餐厅评级对个人来说也是一种烦恼。因为便宜又好吃的平价餐厅被米其林介绍后,外国游客爆满,无法再预约到座位。2015年某拉面店获得了一星评价,导致这家店必须从一大早就排队才能吃到。日本每年一到发表米其林评级的年底,都有人祈祷“希望那家店不要被米其林发现”。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