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别的房地产财富浪潮
在去年一季度的某场密讲上,我曾给到场听众报告这样的判断:
按现状及耐受力分析,深圳市府从2019年、也就是三年后将鼓励“工改住”,是比较确定、空间大的房地产机会,并购工业区并博取转性机会值得关注。
这可能是万亿级别的房地产财富浪潮,而且是深圳独有的情况。
其实,在此前VIP大多已经在工业区上采取了动作,但没想到的是,那场密讲后到去年末,到场听众中、特别是派代表参与了的那些投资与资管类公司,之后也采取了大动作。
■2016年最“意外”的房地产交易
以至于使得2016全年内,最出乎社会与政府意料的房地产交易,不是刚需、也不是商业、更不是豪宅,而其实是交通便利、地段不错、有改造前景的工业区及整栋厂房。
深圳的工业物业交易,去年已经创出了历史最高记录,该交易的基本都已经完成交易了。而且这次买家买进之后,并不求立即转手,而更多是等待时间的收获。
工业物业交易,不受限制、变性之前价格低、一旦变性则空间大,因而在听取深度分析后,资金就采取了果断的动作。现在,这个判断密讲发布过去快一年了,我也可以公开了。
■全球工地占比最高、宅地占比最低的城市
一)倾尽家底支持工业
其实,深圳土地市场应该拨乱反正。记得任正非先生曾说:“深圳房地产太多了,工业用地太少了。大家知道大工业的发展,每个公司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发展。”
这个说法不符合事实。深圳发展30多年,倾尽家底支持工业,到目前为止,总建成土地中,34%用作工业、仅24%作居住,而交通、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用地不可或者难以压缩。
在居住用地中,照顾原村民、村股份公司的又占去了30%,用作商品房开发的土地太少太少。
二)代价由住宅承担
在国际上,一般城市居住用地占到总用地的40%~55%,可见深圳住宅用地被挤占的情况有多严重。深圳因此成为全球500万以上人口中,工业用地占比最高、居住用地占比最低的城市。
工业用地过多挤占了住宅用地,导致住宅价格太高,而工业用地的折让其实转嫁到了住宅头上。各位看看各工业区,普遍容积率很低,充分说明了深圳花了多大代价支持工业。
深圳因此成为全球500万以上人口中,工地占比最高、完地占比最低的城市。宅地被挤占、工地过多,导致宅价太高,而工业租金与地价又过低!应该要拨乱反正了。
■“工改住”的机会
因此,加之对深圳市府还拥有的可开发土地的内部数据的分析,就可得出结论,从2019年开始,如果不较大规模地放开“工改住”,深圳将出现严重的住宅供应危机。
这必然会导致,市府从严格管控“工改住”、担忧过多改为住宅用地,会转变观点,从而鼓励“工改住”。工改住一旦开始就存在以下的机会:
1)旧改容易,因为业权单一好谈判、好拆迁;
2)容积率提高的空间巨大,价值呈现直升机形态;
3)深圳原本没有准备发展到这么大的规模,因此不少工业区位置相当好,甚至位于城区、中心城区、核心城区,转性后价值倍增。
当然,经过一年的时间,工业区、整栋厂房的前三波交易已经完成,变性之前的前期价值已经得到体现,后期价值只能以时间换空间,等待改性的到来。而2017年,楼市最大机会点也已漂移,需要升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