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一线不足畏、香港不足法:内地通胀&沿海通缩

作者:尹香武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7-07-30 23:30:25点击2234


其实此城已再造,只缘识在旧忆中

■资产包第二轮:城市的通胀与通缩
 
由于所受教育的原因,国人大多讨厌通胀。但且慢!今天先告诉大家:之前有次密讲上我说的武汉资产包,第一轮还没来得及说就秒光了。现在有了第二轮的新动向,这是好机会,感兴趣的可以关注,等待我们的好消息吧,希望别再出现秒光的现象、也让更多的朋友关注到哈。
 
2015年中,我们做出了一个趋势判断:沿海将通缩、内地将通胀。在2016年初的一次公开讲座我曾经提及了。这也是我们“省城浪潮”判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原因就是,随着年龄结构老化、服务业兴起,导致几乎所有省会城市的服务底子开始发挥作用,而沿海很多专业城市在服务能力上其实是跛脚的。
 
这就导致人口大量回流,这些从沿海回流的人口,就会给省城、三线城市等带回来资金、信息、技能、消费,就会使得内地尤其是省会城市出现通胀。
 
这里说的通胀是个广义概念,比如说:人口通胀、信息通胀、技能通胀、货币通胀、物价通胀、消费通胀。
 
■内地通胀、沿海通缩
 
这些输入式通胀的到来,比本地因素导致的通胀造成的刺激会更猛烈些。因为这些信息、技能、货币等通胀,都是天上掉的馅饼,原本都不属于当地,这是额外的推动力,而且是净利润空降式的推动。
 
这就是为何2016一年内,强二线城市、几乎所有省会城市的房价为何上涨这么快、快到让本土民众不适应的地步的重要原因。
 
而且原来的人口流出重地,比如湖北、四川、安徽、重庆、江西等地,所受到的回流刺激更大。而以前人口输出不多的地方,回流的刺激也就偏小了。
 
犹如上述,内地这些城市的通胀来自于沿海的回流,那么这些通胀必须要由沿海城市的通缩支付。说白了就是北上广深为核心的城市群集体支付。
 
这里说的通缩也是广义概念,比如人口流出、技术流出、资金流出、货币流出、消费流出这些都属于通缩的范畴。2015年中开始,4大一线城市的流出---也就是通缩是明显的。

作为购房投资者的你、或者房地产开发企业,所要选择的,其实就是站在通胀端、观察通缩城市的变化。因为通缩也好、通胀也罢,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停滞、反转。
 
■就这方面来说,香港还不如武汉呢
 
很多人总是盯着香港,并以此来研究大陆楼市。岂不知香港是个没有腹地的城邦式经济体,不存在上述现象、没有区域之间的通胀与通缩并存,香港很简单,就是一起通缩、或者一起通胀。
 
而大陆呢,可以做到有的地方通缩、有的地方通胀。我们来做一例子的简单数理分析。比如说武汉,最近7年内净流入人口从2009年的74.45万人增至2014年的206.49万人,到2015年已突破230万人,人口膨胀的速度为30%。
 
如果考虑到很多在武汉读大学、然后当地就业并快速拿到户籍的,人口膨胀的速度应该在大约35%,这是非常惊人的速度。
 
而外来移民往往是更具移动能力、更具胆魄、正当年的人,从经济与工作上来说,这是更为优质的群体,应该可以直观认为1个外来移民可当2个本土人用(因为本土人中还包括老人与孩子这些非劳动力)。
 
那也就意味着上述35%的总人口膨胀速度,其实相当于武汉劳动力人口实现了大约50%的膨胀速度,这是质的飞跃,这几乎相当于这座城市实现了再造、再生。在这几年中的这点上来说,北上广深、以及香港和其它城市,还确实比不上武汉呢,可惜啊,限购了!
 
■投资要有动态观
 
在全国,能够达到这个水准的城市委实极少。加之武汉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以大学为筛选器,挑选各地的学子入汉,然后实施“每年留住20万大学生计划”,完美截胡。20万人的24岁左右的大学生,那是看得见的青春年华。
 
很多人还停留在对武汉的固有认识中,却完全不知道武汉已经并正在再造。也因此,以武汉为最佳代表的“省城浪潮”到来前夕,社会与业界几乎都是失语的,很多人一直到去年中还在看低武汉呢。
 
说道这里其实很明白了,购房投资就是给城市下注,你要选择正在通胀的城市、而非正处于通缩的城市。
 
还有就是,通胀与通缩是动态的,现在处于通胀的城市,两三年后是否会重归通缩,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你可别静态看市场,一定要动态第调整自己的投资行为。
 
■“憋屈”是公平的
 
写到这里,我倒有个感叹,由于要为VIP客户、密讲听众对某些重要判断进行保密,我写出来发表的核心观点,往往是半年甚至一年以前的,就好比今天的观念,其实去年年初某次密讲我都已经讲过了。
 
虽然滞后写出来发表,对社会大众及一般的购房投资者来说依然是很具启发的,但对我来说,有时候就会憋得慌,就好比现在有个重大变化,我几乎向用大喇叭告诉全世界了,但没办法啊,我得先吞在肚子里,周日给大家说,然后还要保密不少于3个月呢。
 
但这种看似“憋屈”的保密,其实对我来说是公平的。我就观察过,在本微信号推送文章,你就是写得再好再有洞见,也难以引起对等反馈,更甚者恰恰因为免费,有个别人的态度之轻浮几乎令人难以容忍。
 
而且按道理来说,观察是困难的、想到是困难的,但是如果写出来了看明白应该是容易的。但是我所见到的微信的反馈并不是这样的。再直白的道理与分析,总是有些人胡搅蛮缠。
 
长期同行的VIP客户、密讲听众给予的反馈,总是令人舒服,反对的有道理、同意的很尊重、弃权的很文雅,那才是继续刺激人前行的动力。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