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行业观察
日本泡沫崩盘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作者:野口悠纪雄 类型:行业观察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8-06-10 17:33:11点击2579


我还从来没有像这个时期一样,对时代感到如此不对劲儿。

我感到“不对劲儿”,是指“明明是异常现象,但所有的人却都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的状态。土地价格不可能高到这种程度。日本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竟然能够轻而易举地买下圆石滩和洛克菲勒中心,这太不正常了。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谁都不以为怪。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对劲儿”。

地价开始暴涨

1983年,东京市中心的土地价格开始以异常的速度飞涨。在虎之门周边地区,土地交易成交价格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这种现象逐渐扩大到其他地区。

支撑地价高涨的,是大家的期待。人们都相信“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东京将会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世界各地的企业聚集在东京市中心,希望在此拥有一席之地。因此东京市中心土地的经济价值上升,土地价格也会随之高涨。在这种预期之下,人们开始抢购土地。

1986年前后,“拆迁”“转卖土地”等词语开始流行。拆迁是指收购之前低层建筑密集的土地,将其夷为空地,以备将来建造高楼大厦。

市中心的土地权利关系往往错综复杂,需要大费周章才能变为空地。所以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往往不亲自出面,而是请分包商来做前期工作。于是涌现出了很多来历不明的“拆迁队”。

转卖土地则是指买到土地,再将土地转手倒卖。地价不断上涨,所以倒买倒卖能够牟取暴利。用土地做抵押,可以轻松地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以将要购入的土地作为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几乎分文不出就可以进行土地的倒买倒卖。很多公司为了牟取暴利纷纷投身于这个行业。

当时还出现了“铅笔楼”一词。在极为狭窄的土地上,建造5层高左右、像铅笔一样细长的大楼。这些奇怪的新词就像日常用语一样,到处有人在用,到处都能耳闻

根据1987年1月政府公布的土地标准价格,东京附近的土地价格比前一年上涨23.8%。接下来的1988年1月,土地价格上涨率高达65.3%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从较长时期来看土地价格的变化情况,可以明显观察到这一时期地价上涨实属异常(图4-5)。但在当时,人们却完全没有警觉到这个异常现象。

1988年,日本国土厅公布的《国土利用白皮书》指出,“以东京附近为中心的土地价格上涨是由实际需求所引起的。”也就是说,这份白皮书认为,土地价格上升并非投机导致,而是土地需求大于供给引起的,因此并非异常现象。这相当于政府为土地价格高涨做了权威保证。

于是土地泡沫进一步膨胀。除了城市中心地区的商业用地,大城市周围住宅用地的价格也显著上升。

1990年,东京周边的公寓价格已经超出人们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达将近20倍。在首都区域,不要说独栋住宅,就是公寓价格也涨到了平民百姓难以承受的水平。

这一时期盛行开间公寓。据说适合人们买来投资,等价格上涨之后卖出赚取差价。

我在美国就日本经济问题进行演讲,也越来越多地谈及日本的土地问题。有一次,我在演讲中对土地价格进行说明时,发现听众都在台下偷偷地笑。

演讲结束后问他们为什么笑,有人告诉我说,“你用平方英尺来计算土地面积很好笑,因为在美国,土地面积都是以英亩*来计算的。”

其实我在演讲前,也曾经犹豫说明土地价格时用什么单位。因为日本一般说“1平方米多少钱”,所以就改成了“1平方英尺多少钱”。然而在美国,土地面积的单位却是英亩,1英亩大约等于4000平方米,也就是4万平方英尺。所以听了我的演讲,听众们确实会感到很好笑吧。

后来我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很好奇那里用什么作为土地面积单位,所以特意留意了房地产广告。

在日本,房屋面积非常重要,所以房地产广告会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认真地写清楚。但我在澳大利亚看到的广告却写着,“到与相邻土地为界的那条河为止。”土地面积多大,根木就没写出具体数字。在澳大利亚,这才是通常做法。

提出泡沫经济的警告,却被当作耳边风

我在1987年就曾撰文指出,“现在的地价上涨是泡沫。”这篇文章刊登于1987年第11期《周刊东洋经济临时增刊近代经济学系列》杂志上,题口叫作“因泡沫而不断膨胀的土地价格”。

我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日本的地价上涨并非如《国土利用白皮书》或者许多人所相信的,是由于需求增加而造成的长期现象,而是由于对未来的过大期待以及金融缓和政策所引起的不伴随实际需求的暂时高涨。

据我所知,这篇文章是最早使用“泡沫”一词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地价暴涨现象的。

“泡沫“这个词,很早以前就在经济史上出现过。例如17世纪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就曾出现过“郁金香泡沫”,也就是郁金香花卉的球根期货价格飘升的事件。在18世纪的英国则发生过“南海泡沫事件”,也就是借进行贸易之名成立的南海股份公司的股价异常暴涨的事件。

在期货或者股票方面存在“泡沫”的概念,但是对不动产使用“泡沫”这个词的先例,我还没有见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度假地曾经发生过地价急速上涨的情况。弗雷德里克·艾伦曾经在《崛起的前夜》一书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但他并未使用“不动产泡沫”一词,而是用了将其称为“不动产热潮”。

我认为“日本的地价高涨是泡沫”的观点受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猛烈批判。例如经济学家云集的“政策构想论坛”就在1990年报告当中断言“地价上涨属于正常范围”。

认为“价格引发了泡沫”,实际上意味着“市场的判断错误”。对于经济学家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观点。因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市场的判断才是正确的判断。因此,承认泡沫的存在无异于经济学家的集体自杀行为。所以经济学家不甘心承认泡沫也是情理当中的。

在报纸和杂志上,认为“地价高涨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增长,是正常现象”的观点占绝对优势。我在讨论会上阐述“现在的土地价格是泡沫”,总是遭到强烈的反驳。

在泡沫经济正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很难承认它是泡沫。而要指出它是泡沫,则是一件更难的事。这是一场孤独的战斗,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

当时,我曾经警告某位政治家,“泡沫经济一旦崩溃,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位被认为是自民党中最具智慧的政治家却回答我说,“哎呀,最近我的选区的地价也终于开始上涨了。”像他这样的人,居然也没有对土地价格的异常上涨感到怀疑。

我还从来没有像这个时期一样,对时代感到如此不对劲儿。

我感到“不对劲儿”,是指“明明是异常现象,但所有的人却都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谁都不以为怪。这就是我所说的“不对劲儿”。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这种感觉就是在这一时期。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