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确立,珠海再迎机遇?
■珠海文化突围,“香洲埠”——国人的民族精神文化象征
■以建筑为容器,重拾千年传统文化自信
■香洲埠:影响世界的现象级文化名片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确立,珠海再迎机遇?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确定将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创新绿色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千年大计”,在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版图中,各大城市各司其职,彼此之间优势互补。恰逢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又遇十九大召开,新一轮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
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完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深珠通道的规划,珠海与广、深、港、澳的关系愈加密切,珠海在湾区四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下,城市发展势必将进入一个高潮阶段。
■珠海文化突围,“香洲埠”——国人的民族精神文化象征
据2017年经济数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远超旧金山湾区,成为全球第二大湾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经济是文化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当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迎来腾飞,相应的文化领域也要有更具价值的创造。
珠海在区位上扼守大湾区桥头堡,是内陆连接香港、澳门的关键枢纽,这种独特的门户价值,直接奠定了大湾区西岸核心城市地位。那么,作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的珠海,在重大发展机遇面前,珠海在文化领域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很显然,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氛围的提升和文化内涵的塑造方面,于横琴自贸区这片资本热土之上,香洲埠作为承载着中华千年文明精粹的文化容器,成为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化坐标。
香洲埠实景图
香洲埠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是百年前“香洲埠”商业文明精神的传承。早在1908年,国家民族危亡之际,珠海诞生了最早的“自贸区”——“广东香洲商埠”,其由归国华侨联合爱国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踊建,彼时清政府将其定名为“六十年无税口岸”。“香洲埠”,以商救国,以民族大义立世,成为近代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文化象征。
■以建筑为容器,重拾千年传统文化自信
在100年后的今天,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国家战略前沿、一国两制的咽喉处、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珠海,香洲埠以富含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建筑为容器,以中国千余年的传统文化为魂来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香洲埠实景图
香洲埠,是将中国流传几千年传统工艺发扬光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将经得起时间雕琢的非遗技艺反映在建筑层面。香洲埠荟萃川派、晋派、徽派、海派、岭南五大流派的建筑精粹,特邀东阳木雕、曲阳石雕、徽晋砖雕、川西灰塑、河北铜雕工匠进行雕刻,600余名非遗工匠历时5年呈现。
香洲埠以千年建筑文化与世界级的艺术素养作为基石,不仅身体力行的将几近断代的民间建筑技艺重新找回,还希望通过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来找回过去魅力四射的生活方式,进而藉由横琴这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将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文化传向世界。
香洲埠实景图
■香洲埠:影响世界的现象级文化名片
传统文化之厚重,已不足以表达香洲埠在文化领域的建树。它更像是一个建筑博物馆,将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凝固于此,在这镌刻的一砖一瓦之上,一榫一卯之间,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举。
如今,香洲埠“三街、五巷、一百三十六宅院”,一院一态,百院百态,136个院子,每一栋都不同。每一院,世界仅一院。无论是放眼同类产品,还是论道人文文化与产品本体,香洲埠的文化价值足以堪称是现象级,成为后市文化建筑空间的典范之作。
香洲埠实景图
古建奇景,六兼之境,香洲埠街、巷、院实景呈现,加之目前已落成的故宫紫禁书院珠海分院、国粹馆、博物馆,吴志伟大师牙雕工作室,并已引入更多大师工作室、二程理学书院、LUX丽世国际精品酒店、米其林餐厅、艺展中心、企业会馆等,使得香洲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促进东西方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绝佳交流平台。
所以说,香洲埠这种由内而外所释放的文化力量,已经远远超过人居意义。香洲埠凝聚中国建筑文化之精髓,汇聚工匠大师技艺与智慧的结晶,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的当下勇立潮头,或将成为未来的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