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前海综合保税区详细规划》公示的公告,公示时间为一个月。《规划》包括目标定位、产业导向、规划结构、土地利用规划、综合交通、城市设计、绿色低碳等十五章。
公告显示,规划重点是为了指导规划区围网阶段开发建设以及充分衔接前海蛇口自贸区综合规划等相关规划,规划总面积2.8974 平方公里。
根据公告,规划范围是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区域,涉及第17单元(0 号泊位)、18单元、20单元(部分)、21开发单元4个单元。东至兴海大道、南至妈湾电厂、西至妈湾港区码头岸线、北至航运一街,规划总面积2.8974平方公里。
公告显示,前海综合保税区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发展框架、衔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前 海城市新中心发展格局,打造服务于珠三角的新时代创新型综合保税区新标杆、港城融合新平台。在产业方面,将打造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构建“1+4”产业体系。前海综合保税区融入整个前海蛇口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内湾外滩”,构建“一芯两轴三区“总体结构。
■规划亮点一览,产业、交通大变样
1、规划目标:
整体形成区港一体、港城融合、区港城联动,彰显湾区山海港城特色的综合保税区。其中:
18单元定位为绿色高端现代物流园区
20单元则为港城一体化国际贸易区
17、21单元为妈湾集装箱绿色智慧港
2、产业选择:构建“1+4”产业体系
在产业选择方面,前海综合保税区围绕“保税 +”,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动力新优势,延伸完善保税港区产业链上下游产品。
打造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构建“1+4”产业体系:一大主导产业、四大配套产业,建立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率等特点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主导产业:供应链管理。重点引入成熟的港资供应链管理企业,力争将前海湾保税港区打造成为国际供应链体系的重要节点 , 并走在国际供应链的前端 , 增强其在国内供应链的控制能力。
四大配套产业: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认证、保税研发、保税展示
将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培育针对该四大配套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
3、构建“一芯两轴三区”
“一芯” :产业综合服务芯
为综合保税区提供综合管理、服务贸易、海关办公等产业配套,植入国际贸易、综合服务等新职能,促进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服务于综合保税区。
“两轴”:南向城市综合功能拓展轴 即自贸区城市轴线
产业综合服务功能集聚的发展轴:南向拓展串联保税港区重要功能节点,依托轨道等公共交通服务,沿梦海大道、妈湾四路重点布局产业服务、综合管理、国际贸易、海关办公等功能;
城市通海廊道景观轴:是沿怡海大道,串联 17、18、20、21单元,形成集生态、景观于一体的通海景观廊道。
“三区”:绿色高端现代物流园区、港城融合国际贸易区及妈湾集装箱绿色智慧港区
分别对应18 单元,20单元,17单元0号泊位、海星港和妈湾港。
4、5条轨道线路:1城际快线+1市域快线+3地铁
轨道交通方面,规划区围网阶段现状尚无轨道线,但规划的轨道线路有5条,均为远期规划轨道线路,其中:
1条城际线路:深珠城际;
1条市域快线1条:21 号前龙快线,围网阶段不在规划区内,但远期沿梦海大道连接西丽枢纽;
3条轨道干线:15号线、24号笋岗线、28号沿海线。
5、港口规划:重点发展专业化集装箱运输
港口规划提出,规划区内包含深圳港南山港区的妈湾作业区,由海星港和妈湾港构成。
规划区港口未来将重点发展专业化集装箱运输,是广东自贸区前海片区发展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
妈湾港:保持现状功能,以集装箱泊位为主。
海星港:改造提升为主,规划将海星港总建筑面积全部集中在综合楼上打造招商局全球运营中心,建筑面积94548平方米(含地 下空间24548平方米),地标建筑高度控制在80米及以下,提升港口形象,完善港口服务配套,加速航运服务集聚。
前海综合保税区规划将片区的定位迈进更高的台阶,前海片区统筹协调发展,成果越来越丰硕。前海的的发展日新月异,一年一个样,位于宝安中心区的欢乐港湾,正在火热建设中,未来,将成为大湾区重要的高端休闲区,项目拥有27万平米的公园,建面8.8万平米的办公物业—海府1号,目前,海府1号展示中心以开放,敬请关注。
前海综合保税区规划总平面(围网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