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营销万象
全国第二个美术馆,为何深根于这里?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营销万象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19-07-12 20:08:05点击1888


■中国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

在深圳华侨城,有一座白色建筑,临近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她低调、朴素、典雅、现代感强、庄重又不失内涵——它就是“何香凝美术馆”。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兴建,1996年3月1日动工,1997年4月建成,4月18日正式开馆,迄今已有22年的悠久历史。

何香凝美术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在深南大道边上,毗邻驰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游景区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紧相连。

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

■何香凝,一个传奇的女子

何香凝美术馆以何香凝艺术作品的收藏、研究、展示为基本学术工作,拥有国内外现存数量多和重要的何香凝艺术作品,集中了艺术家长达六十多年创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及相关文献。美术馆既是何香凝艺术创作的完整体现,也是研究何香凝及相关艺术家的重要资料。

何香凝是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的一生,充满传奇:

她是富家小姐。

何香凝是广东南海人,1878年出生于经营茶叶出口和房地产的富商家庭,在家中12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九,人称“九小姐”。

她聪明伶俐,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氛围里,千万百计读书识字,热爱画画,学习诗词;并接触到一些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的妇女解放等新知识。

她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的女兵故事,羡慕她们的“天足”和英勇善战。因此,她成功避过了“缠足”拥有了一双“天足”。因“天足”,与丈夫廖仲恺结合,谱写了一段美满婚姻。

她是艺术家。

也许是因为家庭关系,何香凝从小喜欢读书、画画,学习诗词。与廖仲恺结婚后,两人志趣相投,奠定了她的艺术修养的基础。

1960年,高松立海隅

1903年追随丈夫去日本留学,先后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和东京本乡美术学校,艺术造诣得到提升,擅画山水,花卉,尤工狮、虎、鹿、鹤等动物。

1914年,狮

辛亥革命期间,她运用超高的美术造诣,设计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等。

何香凝喜欢用美术作为革命武器,她不停地拿起画笔,在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敌人无情鞭挞的同时,艺术造诣也达到了相当高度,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情趣而成为一位知名美术家。著有《何香凝诗画集》,曾任美术家协会主席。

她是出色政治活动家。

20世纪初,何香凝和廖仲恺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从事辛亥革命和反对南北军阀的斗争。

1924年前后协助孙中山制定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改组国民党,促成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她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她极力反对国民党政府的卖国、独裁、内战的反动政策,致力于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她团结国民党的民主力量,组建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她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而特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何香凝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历任中央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

何香凝与毛泽东

何香凝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忠实于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她领导出版了《妇女之声》旬刊,举办妇运讲习所,设立女工学校,开展妇女运动,为妇女的解放而斗争。

抗战爆发后,她坚决维护统一战线,成立了早、大的妇女抗日团体中国妇女抗敌后援会。1945年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坚决反对蒋介石的卖国、独裁、内战政策。

为艺术、为国家、为人民作出的贡献,以何香凝的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就是对她的成就好的嘉奖。

■与深圳、华侨、华侨城的天然纽带

何香凝与华侨有天然的联系,家庭中有不少亲友是华侨,包括他的丈夫廖仲恺也是华侨,与他喜结连理,何香凝更是和华侨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家庭与海外侨胞的渊源也延续到后两代。

她也曾先后游历了南洋、英国、德国等地,后在法国巴黎郊外侨居。在法国巴黎,她作画自娱,并且通过卖画筹得了三年生活费,可见她的画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爱国侨胞。同时,也因在中国参加革命事业,何香凝在海外侨胞中拥有很高的声望,受到他们的敬重。

1930年左右,何香凝在法国巴黎。(图片来源:翻摄于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一直与海外华侨联系密切,关心海外侨胞的生存发展,在海外华侨中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她也对华侨怀有真诚深厚的情感。

在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大力、广泛地发动海外侨胞,大力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已年逾古稀的何香凝被任命为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继续发动侨胞支持新中国建设事业,一做就是十年。她的家庭是华侨世家,儿子、孙子都曾任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在1950至1960年整整十年里,何香凝老人凡事亲力亲为,经常自己动手制定工作计划,向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写信,提出做好华侨工作的意见,深得广大华侨的信赖,争得许多华侨向祖国投资,报效祖国。

抱着一颗热忱的心,她积极参与制定国家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并力求切实地贯彻执行,对团结华侨,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新中国侨务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对侨务工作的贡献,也构成了她与华侨城之间的天然联系。

■人文艺术孕育地,华侨城当之无愧

1985年的深圳特区正如火如荼建设,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的华侨城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归国华侨的驻扎地。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等文化IP陆续点缀在华侨城,形成了华侨城的文化项目聚集地。1995年,华侨城又迎来了何香凝美术馆落户。为何会选择落户华侨城呢?

1.民族情结的需要

华侨城是侨务工作的前沿地,不仅是让海内外侨胞以及了解祖国的文化,有归属感的窗口,也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地方。

何香凝在海外侨胞中的声望高,为国家的侨务工作和民族团结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美术馆的建设有利于让人们了解中国近代革命斗争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人文历史意义,与华侨城的初心一致,文化理念契合。因此,建设在华侨城也就不难理解了。

2.艺术享受的诉求

何香凝的充满斗争之意的作品不仅记录着本世纪初叶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幻风云,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高尚品德、人格的生动写照。她的作品造诣高深,是中华民族画苑中的瑰宝。

作为新时期侨务工作的窗口和基地,艺术享受怎能缺少呢?也因为何香凝先生的艺术造诣和她在侨胞中的声望,建设何香凝美术馆也顺理成章。

3.文化集群效应

何香凝美术馆坐落在深圳的名片—深南大道边上,交通便捷。文化设施具有一定的聚集性,建设当年华侨城已有众多文化设施,美术馆落户华侨城也加强了片区的文化聚集效应。

经过二十余年不懈的努力,已在中国艺术界、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建立了当代性、学术性兼具的知识型美术馆的形象,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力。

何香凝美术馆于2005年创立了以整合海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的“OCT当代艺术中心”。几乎每年都举办一场专题展览,如2017年“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展览、2018年的北欧四国设计展、2019年何香凝与南社舍友书画手札展等等。

内存腐蚀(2017年“时间的狂喜:重塑认知的媒介”展览)

2018年的北欧四国设计展

华侨城的文化氛围早已形成并逐步创新,以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华夏艺术中心为代表,铸造成浓厚的文化底蕴,领导深圳的艺术气质,并辐射全国。

在深圳,想要感受这个城市历史底蕴,那就要来华侨城;想要感受文化休闲生活,漫步侨城,总有收获。深圳的艺术气质,尽在华侨城。据悉,天鹅湖花园(三期)高区艺术展示空间即将全新绽放,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