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轻与古老的“冲突”
■深圳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公布,千年古墟迎新生!
■大鹏所城VS南头古城,不一样的历史况味
正文:
■年轻与古老的“冲突”
没有北京那样的胡同四合院,没有上海那样的弄堂石库门;听不到标志性的京胡、评弹,也寻不到满街的叫卖于吆喝;看不到脸谱化的城市群体,更无老炮儿这类特有的城市人物画像。
如果说起这些文化,那深圳确实是没有。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深圳一直就是座将近不惑之年的年轻城市,不免很多人会问深圳有历史文化吗?或者再深入一点,深圳的历史文化到底有多久?
这样的问题总给人以轻视的韵味,因为当深圳的经济地位与其历史文化地位不能匹配而行时,质疑便由此产生。这个质疑一是来源于短短几十年深圳变跃升为国际大都市的“深圳速度”,二是来源于深圳固有的GDP观念与现代化话语。
毕竟在经济建设面前,深圳的历史人文分量之轻,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深圳真的是一座没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城市吗?
■深圳历史风貌区保护名录公布,千年古墟迎新生!
早年的深圳既拥有“深圳速度”的荣耀,也一直背负着“文化沙漠”的“恶名”。而如今的深圳现状是: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水平到达一定的体量,不断增长的GDP和日益扩张的城区就注定不再是一个其追寻的最终目标。在历经近40年的高速发展后,深圳已经到达这样一个关口,比起如何将GDP数字翻上一番,更严峻的事实是:重拾深圳的人文与文化底蕴。
虽然建市不足40周年,不像北京、西安、南京等自古以来便是历史都城,这并不代表深圳没有自身的历程。事实上深圳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百越人等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这里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以及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而这一切的见证者就是深圳目前尚存的那些古墟古村。
日前,深圳市政府发文公布深圳市历史风貌区(第一批)和历史建筑(第二批)保护名录,在这批名录里涵盖了古城、古墟、古村,历史内涵丰富,这其中始建年代最早的为东晋,还有宋、明、清、民国以及当代建筑。这被认为是深圳正视自身历史文化沉淀,加速形成文化丰碑的标志性事件。
具体而言,宝安区沙井古墟、福田区皇岗老村等26处古墟及古村被列为第一批历史风貌区,南山区的南山炮楼、宝安区石岩老街明星楼等31处建筑被列为第二批历史建筑。
在第一批深圳市历史风貌区中,宝安区有7个,龙华区5个,大鹏新区5个,龙岗区4个,光明区2个,福田、罗湖、南山各1个(详见下图)。
■大鹏所城VS南头古城,不一样的历史况味
那些安静地坐落在高楼大厦外围的古村落的存在,代表着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过往。现就大家熟知的大鹏所城与南头古城介绍如下:
1、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隶属南海卫,由广州左卫千户张斌开筑,当时主要为抗击倭寇的海防设施。
大鹏所城在明清两代抗击葡萄牙、倭寇和英殖民地主义者的斗争中起过重要的作用,是岭南重要的海防军事要塞。“沿海所城,大鹏为最”,清康熙《新安县志》有记载,大鹏所城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海防军事城堡之一,深圳今又名“鹏城”即源于此。
2、南头古城
南头古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别称新安古城,最早是盐业机构,占地面积约7万㎡。公元118年汉朝在全国28个郡设立盐官,南海郡番禺盐官所在地即今南头古城,至东晋,盐官上升为东官郡,成为深圳最早的行政机构。
自晋代以来,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东莞等地长期隶属南头古城管辖。1840年鸦片事发,香港从新安县割去,新安人民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县治的历史长达600多年,被认为是深圳和香港城市历史的开端。
如今的南头古城里面,古城遗风与市井烟火深度杂糅,酿造独特的迷人气质,南头古城也在2017年成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的主展场,如今万科已参与南头古城的修缮性改造,期待它的全新面貌出现。
深圳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未来无数种的可能,随着深圳历史文化不断地被挖掘以及对古墟古村价值的相继活化,深圳的历史风貌区与历史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文价值露出了底色。
为更多人提供更为优质的生活空间,在满足人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带给人更多精神上的享受与思考,深圳就是这样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