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躺平被爆捶!
■关于全球经验的躺平启发
■是谁让年轻人甘愿去选择躺平?
■躺平无罪,躺平即可
正文:
■躺平被爆捶!
“你们卷吧,我选择躺平了……”
前段时间,一篇题为《躺平即正义》的文章,彻底带火了“躺平”一词。文中将躺平定义为低欲望生活、极简主义,佛系但又保持着身体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自由思考。
但论及躺平爆火的原因,只不过在年轻人的眼里,这个词刚好是符合当前在内卷高压下的“自嘲”。于是,各大社交网络瞬间就被躺平的段子刷屏。
据统计,历来被奉为“躺平主义大本营”的百度贴吧“躺平吧”已有近53万跟帖,实时互动频繁;同样,在知乎的实时讨论里,关于躺平的实时热议话题竟然达20多个,且参与度高到出奇……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时,谁也没想到这会被一众大学教授和成功企业家们批判: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副教授李锋亮: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现在年轻人躺平,太佛系的话,国家的未来靠谁做?
那么,躺平真的就是无欲无求,甘愿沉沦吗?
■关于全球经验的躺平启发
统观全球,若以美国的归巢族、日本的蛰居族、英国的尼特族作为参考,而今再来看中国的躺平族,更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滋生出的特定现象。
——上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了高通胀+高失业率的经济危机,于是无所顾忌的朋克文化开始盛行;
——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发展遭受到了长久的停滞,兴起了大量自我封闭式的“蛰居族”;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来临,英国兴起了大批量不工作、不上学、不进修的“尼特族”。
而今的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商业加速进化、产业结构逐渐升级……竞争烈度更胜以往,与此同时,经济恐龙现象引发的高压、快节奏愈演愈烈。
尤其是大型互联网“996文化”大行其道,导致就业资源形成了强大的替补竞争,从而引发了无限内卷。这种焦虑情绪迎来了全面爆发,关于躺平的自嘲之声不绝于耳。
笔者窃以为,对于躺平成风这一现象,还需要考虑不同的时代语境来进行认知。
■是谁让年轻人甘愿去选择躺平?
此前,那些生在物资匮乏的饥荒年代的50后、60后前浪们,在基本生理需求还无法满足时,没有人会愿意躺平;在生产力不发达时,躺平就意味着饿死;一个吃不饱饭的社会,没有躺平一族!
于是,前浪精英们拼搏奋斗,在社会野蛮发展之时,他们享受到了时代发展的红利,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奋斗及抢抓机遇才是真实有效的,从而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在这其中,房地产领域的造富明显。以南山区为例,从2000年到现在的20年达到了300倍:
①2000年-2003年,10万即可首付置业南山还不错的三房;
②2009年-2012年,同等量级首付需100万,成本10倍于①;
③2018年至今,同等量级首付需1000万,成本10倍于②,100倍于①。
需要注意的是,首付20年100倍的背后,是自然杠杆背景下的300倍,20年300倍、年化33%,而且是高度稳定、高度确定、高度持续,任何其他的投资渠道都不具备这三高特征,这在全世界也是神迹。那个年代的人,何其幸运!
对于后浪们来说,当马太效应日趋明显,社会的阶层划分逐渐固化,年轻人在内卷中的无力感引发的自嘲式反抗,真的无需过多批判。
毕竟生在大国盛世,物资过度丰盈,国家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会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益。今天的躺平一族并不会把自己饿死,他们也不是斯多葛主义者,不会刻意追求肉体的痛苦和磨炼,只是不过度消费而已。
■躺平无罪,躺平即可
我们有理由也更愿意去相信,年轻人口中所谓的躺平,仅仅是出于选择不同,并不是对人生追求的崩塌,无可非议。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线上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年轻人们提供了更具多元化的选择路径,他们完全可以不再逼迫自己去置身于996的工作节奏之中,而是选择不坐班、不定期以及网络创业等时间更为自由的工作性质。
也就是说,躺平看似是一种避世心态,但它更像是当代年轻人意欲冲出固有壁垒的迂回之术。诚然,拼搏奋斗永远是一件自带光环的事情,毕竟在陈旧的规则体系内,除了时代机遇,唯有奋斗,也只能奋斗。
当代年轻人则不同,他们已经有资本去结合时代发展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规则体系,尽管这套规则体系或许与固有的主流价值观相悖,但它与奋斗并不冲突,而且选择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也不过是再基本不过的权力而已。
饥饿的时候,人们愿意为一块馒头付出巨大的代价;吃饱的时候,碗中就会有剩饭。逆风迎战固然可贵,而这个世界的多彩就在于:在人生的征途中,有的人喜欢攀山越岭,那就会有人沉醉于山花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