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营销万象
史上最大退休潮,资产布局该如何调整?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营销万象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22-10-17 10:02:42点击3078


■史上最大“退休潮”真的来了吗?

中国前所未有的“退休潮”正在出现。

说起现代社会的退休和养老金制度,最早是德国在19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主要为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模式和实现社会风险集中管理。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男性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性职工为50周岁。

195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增加规定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特殊工种和岗位的提前退休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此后便没有就退休年龄政策进行过重大修改。

就此,按60岁的退休年龄简单往回推,今年退休的人群,对应的是1962年出生的人口。

更确切的说,在5年前或更早之前,就有相当一部分1962年左右出生的女性已经退休。

从出生人口数量来看,实际上1949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1950-1958年、1962-1975年和1981-1997年三次“婴儿潮”。

其中最大的一次,就是上世纪60年代。期间,中国年均出生人口达到2583万人,分别比前后两次“婴儿潮”年均多出506万人和377万人。

第一轮婴儿潮是1952-1958年,人口出生率一度达到37.97‰的高峰,不过,由于当时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较小,仅为5.4亿,所以人口增量相对不大,年出生人口数稳定在2000万以上。

第二轮婴儿潮是1962-1973年。统计局数据显示,1962年,我国出生人口增长率达到了109.86%,1963年的新生儿更是多达2934万人。在第二次婴儿潮期间,我国累计出生的人口数量约3.2亿。

这个阶段的出生人口,在1978年后,陆续进入了劳动年龄,达到生产力高峰。自2012年开始,女性就达到了50岁,男性从今年开始步入60岁阶段。

如果以出生人口数简单推算,去年,全国迈入60岁的人口数不到1200万,而今年就要超过2000万了,明年则预计接近3000万。

这些数据反映到退休人口上,就表现为退休人数的激增,史上最大“退休潮”的说法也就随之产生了。

但是较为严谨的是,根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出生高峰未必一定对应退休高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末,我国乡村人口约49835万。退休制度的实施是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模式,而目前中国近5亿的农村人口,其实并没有严格的退休制度和概念。

尽管“每年2000万退休人口”数据的推算并不很严谨,但伴随第二轮婴儿潮的3.2亿人口陆续进入60岁,我国退休人群规模的扩大,是前期人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

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干活的人多,吃饭的人少,这样的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发展、财富积累。

这里有个概念叫:抚养比。

根据百度解释,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65岁以上)对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抚养比越大,表明劳动力人均承担的抚养人数就越多,即意味着劳动力的抚养负担就越严重。

反之,抚养比越低,人口红利越大,负担轻,日子自然过得轻松。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口红利释放的巨大能量,让中国经济迅速起飞。

从1952年到2022年,我国GDP总量从679.1亿元到114万亿元实现了167倍的增长,人均GDP119元提高到8.09万元,也达到了实际70倍的增长,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也增长了超过60倍。

但是经济发展、财富增收的同时,中国的抚养比自2010年开始V型反转,预示着人口红利的即将终结。

自2012年开始,劳动人口开始持续减少,触发“刘易斯拐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经难以稳定输出,人口红利的羊毛已经薅没了。

这也是中国抚养比快速下降的时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重要的推手就是一直备受争议的计划生育政策。

人的问题还得人来解决,从长远看,比如上办法更迫切的还是要生孩子。但不容乐观的是,即便现在放开了二胎、三胎政策,现在大多数90后、00后的生育意愿,却越来越低,更别提已经被996掏空了的80后。

按照预测,中国社会的抚养比将在2050年升至67%,几乎是2010年的两倍,也就是说原来每100个劳动力养活36个人,到那时就要养活67个人。


图片


正在面临的重任以及困境

人口红利的消失,最直接的就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持续大幅下降。

1963年至1972年这10年间,我国共出生2.67亿人。假设平均入职年龄为21岁,接替这些退休人口的,从2001年至2010年间出生的人口为1.61亿人。差额超过了1亿人,平均每年的劳动力缺口超过1000万。

加上生育率和生育意愿的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人口的后续供应。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总和生育率在1965年达到峰值6.4,之后一直下跌到1982年的2.6。从1992年起,我国总和生育率跌到2.1的更替水平以下,进入2000年以来有缓慢回升,但总体仍低于1.8,2017年只有1.63。

到了2019年,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不到1.5,创出了历史新低,这就是民政部长所说的“跌破警戒线”。

一边是老龄化加速,养老金支出水平太高,不得不考虑延迟退休、财政补贴等手段。延迟退休方案尽管一直尚未确定,但始终在路上,就看几时落锤了。

加上生育率迟迟无法得到提振,即便放开二胎三胎后,效果也不理想,受限于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下降、结婚率下降、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提高、房价高涨等种种原因,在可预期的未来,总和生育率很可能还是保持在1.5以下。

而这,就意味着劳动力出现“断层”。

图片


我国养老体系中第一支柱规模较大 图片来源:中金点睛

■对房地产会有什么影响?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供应逐渐减少,这对房地产有何影响呢?
前面讲过,解决老龄化,就得鼓励生娃!
开革开放以来,房地产市场遇上“劳动人口红利”大爆发,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大规模进入城市。劳动力人口的大量增加,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需求,改善和高端住房红利。
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城市分化,楼市也在分化,买房也在分化。对房地产来说,整体是收缩的,因为有效城市有效土地会越来越少,各种分化会越来越明显。年轻人多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以及具备特定目的地的城市,才会有机会。

哪里的年轻人最多?哪里的城市有活力有价值?

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曾做过分析:未来10年,中国将形成5大超级都市圈: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以及成渝都市圈。5大超级都市圈,人口平均规模将达到1.2亿人,总人口占据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

@房地内参 也多次提醒大家,中国未来发展将围绕这五个重要的城市价值版图进行运转。

1、五个主要都市圈价值版图

① 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都市圈;

② 以广深港为核心的华南都市圈;

③ 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华西都市圈;

④ 以武汉和郑州为核心的华中都市圈;

⑤ 以京津冀为核心的华北都市圈。

2、四个次要城市群

①华东到华南之间的海峡都市圈;

②华南到华西之间的云贵都市圈;

③华西到北京之间的西安都市圈;

④北京到上海之间的青岛大连都市圈。

退休潮越来越明显,购房人与购房目的城市也将有所改变,接下来的购房考虑的更多是从城市群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单个城市的角度出发,角度应该要更加宽广。

而这将出现一个趋势,就是圈群时代。

比如在大湾区,会愈发高效,高效之下流动机会就多,流动越多,机会越多,吸引更多流动,促进都市圈的正循环,越来越多的人流动到都市圈,有效房产和无效房产的区别也会更加明显。

比如说,退休潮下,有钱有闲的退休群体可能会从原来工作的一线城市核心区,退居到紧邻原工作城市的、以生活休闲为主的城市/片区,接下来估计将成为这波主力客户群关注的重点。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