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长圳学位面前,买不如租?
■学区房逃顶的预警与验证
■客观中立看长圳深中学位纷争事件
正文:
■长圳学位面前,买不如租?
光明深中学区划分保障房优先入列,隔壁商品房业主集体求说法的事,喧嚣了3天后,现在依然不断发酵。
虽然事情的来龙去脉很多人都已清楚,但有必要简单介绍下事情的经过:
3天前(即4月10日),深中中学光明校区也就是长圳保障房配套学校学位划分结果出来了,优先保障房,剩下的学位再面向全区招生。
意思很明确,凤凰英荟城、安居鹿鸣苑被列入了优先学区,而业主花了几百万买的距离学校最近的深铁项目却没有站在第一梯队。
消息一出来,直接让保障房和商品房双方站在了对立面,凤凰英荟城这边狂喜,并开心的写了一封接一封的感谢信,而隔壁的深铁业主直接哭晕。
按理说深铁项目距离学校更近,业主也是掏空了6个钱包买的房子,到头来竟然没被列入优先学区,不仅如此,还要跟全区的商品房去争学位,所以商品房业主们瞬间炸锅。
很多商品房业主都认为自己吃了信息差的亏,既然优先保障房,是不是以后商品房都要靠边站了?
■学区房逃顶的预警与验证
深中光明校区划分有什么依据吗?你别说,还真的有。
事情要追溯到2022年5月16日,彼时深圳教育局曾出台了一份文件,在《深圳市公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下称文件)中有这样一条:各市直属学校集团化办学选址,应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优先考虑保障房和街道大学区,不能与任何小区捆绑,不能与任何房地产挂钩。
这是当时深圳在推行集团化办学时出台的文件,自从这份文件出台后,我们就看到深圳的很多学校被纳入教育集团,看到了深圳名校遍地开花。
当时这份文件出来时,很多人举双手双脚赞成教育公平,赞成不能唯学区房论。
当名校不再稀缺,就意味捆绑学位的商品房价值就会被削弱,这一点从大名鼎鼎的百花片区学区房房价暴跌47%中得到了验证。
其实,在深圳计划推行大学区制之前,房地内参就曾分析过多次未来学区房的价值要跳水,也公开表示仅有学区而居住价值鸡肋的房子要抛盘,还提前N个月说学区房要逃顶。
当然,这是对房地内参前瞻预判的验证,也是对文件进行回顾的后话。
说回长圳深中学位纷争这件事,我相信经此一役,都会给那些想继续押注学区房的业主以及想买学区房的起到警示作用。
■客观中立看长圳深中学位纷争事件
很明显,长圳深中学校隔壁商品房的业主在买房时应该不全是冲着学位,但目前事件发酵一切围绕的是学位纷争。
房地内参试图站在理性的看客角度,对学位纷争中涉及的两个争论焦点进行解析。
其一、学校是否是“特供”给保障房或者某类群体的子女?
经查,保障房配套学校并非深圳个例,也并非全国个例。
今年2月,深中大鹏校区同样出现了将安居龙湾府、安居鹏湾府这两个保障房列入独享学区的情况。
但在意见稿征集阶段就有不少反对声音出现,最终将独享学区修改为单享学区,剩余学位以积分由高到低排序来面向其他小区。
由此不难发现,如果学校作为保障房的配套建设,那么保障房入列优先学区,不仅有上述所提及的文件支持,在深圳亦有先例可供参考。
现如今长圳深中学区的划分,并未将凤凰英荟城与安居鹿鸣苑列入独享学区,而是优先学区,应该是充分借鉴并改进了深中大鹏校区独享改单享的经验所制定的决策。
深中大鹏校区的做法在先,而长圳深中光明校区改进在后,因此看到有某群体认租了保障房且为保障房配建学校就将其划为“特供”,有失公允。
再有,统观全国,早在2012年时江苏南京便有了保障房配套学校的做法。也即,为保障房建配套学校,全国皆有,非“深圳特色”。
其二、是否违背了就近入学原则?
明明深铁项目距离学校更近,反而是距离更远的凤凰英荟城和安居鹿鸣苑被列为了优先学区,这种划分就字面看来,有悖于就近入学原则。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应该明确什么是就近入学,现实答案可能颠覆很多人的想象。
针对就近入学,房地内参特地搜索了一下资料,2016年有这样一份文件,那就是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其中的「合理确定片区范围」这一条中,对就近入学是这样解释的:
“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
题眼在哪里呢?
就在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那么,究竟何为就近入学?房地内参翻找资料,某教育局对此的解释如下:
“就近”指的是相对就近,不是指绝对地理位置的远近,根据区域学校的分布情况给予适龄儿童相对就近入学。它并不是指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而是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
合理规划和确定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相对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机会。
教育部门是根据适龄学生人数、学校分布、所在社区、学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确保公平和就近入学原则依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确定的划片范围,只能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整体相对就近入学。
就实际情况来看,国家教委和教育局关于就近入学的解释,一直被很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视为圭臬,也是在应对就近入学争议时最常搬出的依据。
基于这个依据,深铁业主认为深中光明校区就在自己家门口,就想当然认为自己小区会被划进学区内,是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没有任何依据去支撑,所以以违背就近入学的原则去讨要说法,这一点是站不住脚的。
此外,不是深圳首次撕裂了就近入学纷争的口子,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
如果以“学区”、“就近入学”为关键词在相关平台进行搜索就会发现,因不认同学区划分而选择对薄公堂的案件很多。
有份表格的诉讼结果是这样的:19例案件中,17例驳回诉讼请求,仅2例支持诉讼请求,但最终成功与否不得而知。
这充分说明民众的认知与官方的认知其实是割裂的,在长圳深中事件中的体现可见一斑。
加之深圳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而优质教育在地理位置上更是不均衡的,既然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近入学,如果相关部门没有针对舍近求远来安排学位的特殊情况进行明确的解释,那么未来围绕就近入学这一点的学位纷争大概率还会继续。
后记:
站在就事论事的角度,房地内参无比敬佩于深圳家长的伟大,在正当的利益争取面前,当然要奋力争取。但前提务必是正当的,否则“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年轻的深圳长算远略,不断在补齐教育短板,一次次刷新着大手笔投入的记录,誓将摘掉“文化沙漠”、“教育沙漠”的帽子。
纵有在资源分配面前出现了矛盾,但在高端有市场、中端有支持、低端有保障面前,这个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是不是也要适当兼顾下所有奋斗者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