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2022年的统计公报。
2022年全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其中二孩占比38.9%,三孩及以上占比15.0%,出生人口性别比111.1。
这是我国全年出生人口首次低于1000万,比2021年少了106万人。
不止于此,2022年全年,中国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正式官宣了:这是新中国在1961年以后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中国人口下行通道,正式开始了。
数据不会说谎。
对照前几年的数据,能够从人口看到中国未来的走势:
2016年,中国的新生儿数量有1786万人,是从2000年起至今的最高值。
新世纪以来,新生儿数量一直在1700多万到1500多万之间波动,2016年的增长虽明显但并非剧烈。
相比之下,2017年之后5年的出生人数下降的幅度大且迅速:从2017年的1723万人,到2022年的956万人——2022年也是中国人口在1961年以后首次出现负增长。
2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在大家都不愿意生的时代,这个超级城市的人口出生率却让人亮眼了。
以2019年为例,北京、上海的出生率分别为8.12‰、7.00‰,它们在深圳21.68‰的高出生率面前实在是排不上号。
另外根据统计数据,2017至2021年,深圳的出生率分别为25.45‰、21.58‰、21.68‰、17.01‰和15.09‰,平均每年有超过十万的孩子出生在这里,成为新深圳人。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时期,全国的出生率分别只有12.43‰、10.94‰、10.48‰、8.52‰和7.52‰。
而且除了领先全国平均水平一大截的出生率之外,深圳人口自然增长的绝对数相当高。
2021年,深圳有92942个孩子出生,减去当年死亡的7143人之后,人口自然增长了8万余人。要知道,同样是这一年,全国自然增长的人口是48万。
可以说,深圳人除了热衷搞钱之外,其实也热衷于生孩子。
3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从1980年被确立为经济特区算起,深圳从小渔村变成大都市只有43年的历史。
但在这43年中,深圳的常住人口从31万不断飙升到1768万,增长了56倍。
不可否认,深圳的常住人口虽然略有减少,但从人口结构来看,年轻化、相对较高的生育率,依然使得深圳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具备了极大的优势:年轻群体的常态化注入,使得这座城市的人口结构超年轻。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里,深圳六十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5.36%,六十五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更是低至3.22%。
老年人口比例低带来了深圳6.7%的极低老年抚养比。这意味着,在深圳,一百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要负担不到七个老年人口。
与此相对的是,深圳将近80%都是15-59岁的劳动人口。
当然,深圳的GDP增长也是相当给力的。
数据应该是相对的。
综合上述来看,爱搞钱的深圳人,总体来说是年轻的、活力的,暂时的常住人口负增长,掩盖不住未来高于其他几个一线城市的出生率。
而且以深圳骨子里的城市精神来看,接下来深圳的人口结构性变化或许会有些许改变,但整体依然是偏年轻的、壮年的。
只是,难以抵挡的趋势是,人口结构性变化下,深圳的人口红利,事实上也已经变成了人才红利。
人口角度看城市房地产的发展,随着三胎的放开,城市亲情成本的增加,大家庭的持续增加,说不定会对房地产项目的户型结构带来一些影响,会带动一二线城市的改善型物业,也会推动资源的进一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