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营销万象
北京官宣!留给深圳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室介屋笈 类型:营销万象

来源:www.BANQ.cn(半求·房地内参) 2024-02-26 09:56:18点击3467


本文撰写于2月6日

前言

2024年开年以来,楼市在承压中寻求裂变,特别是风向标的一线楼市,更是如此。

刚刚,北京楼市跟进松绑大动作:
通州限购政策调整!
不需满3年、在通州工作可不再双限!

此举意味着通州取消了全国唯一楼市“双限”政策,今后在北京具备购房资格的四类家庭,可以在通州区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同为一线城市,广州、上海、北京先后动作,那么问题来了,距离深圳楼市放松限购还有多远呢?

执行9年最严“双限”取消!

北京市住建员会今天(2月6日)发布《关于调整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政策的通知》(京建发〔2024〕32号)。

从全文看,就是要松绑限购。

为支持城市副中心的高质量发展,执行了9年的通州住房限购政策也迎来了优化调整。

北京市住建委和通州区政府2月6日发布,即日起,在京具备购房资格的四类家庭,可以在通州区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新政策变化最大的就是在通州区落户和就业的家庭,只要是符合北京整体限购政策即可,取消了落户、社保或纳税需满3年的要求。

为抑制投资投机性炒房,2015年8月,《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出台。

通知要求,只有无房的京籍家庭;已有1套住房、但在通州落户3年及以上的京籍家庭;已有1套住房、近3年在通州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京籍家庭;以及在北京没有住房且近3年在通州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非京籍家庭这4类家庭,才能在通州购买商品住房。

由于这是全国首个针对直辖市局部区域出台的限购措施,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厉限购”。


通州取消双限

近9年,从全市看,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平稳健康发展阶段,从通州看,一座先规划后建设的千年之城已拔地而起,行政办公区一期、二期相继建成。

随着企事业单位搬迁通州,通州常住人口增加。数据显示,2015年,通州区的常住人口为137.8万人,到了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通州区常住人口就达到了184万人。

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促进职住平衡,更好满足在通州区域就业人口的合理住房需求,此次对限购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主要就是取消了过去落户、社保或纳税需满3年的要求。

四类家庭具体有哪些变化?

具体来看——

第一类京籍无房家庭,相比之前没有变化,仍然可以在通州区购买1套商品住房。

第二类已有1套住房、户籍在通州区的京籍家庭,此次调整后,不再受落户3年及以上的时间限制,只要符合本市限购政策,就可以在通州区再购买1套商品住房。

第三类在本市已有1套房、户口不在通州区但在通州区工作的京籍家庭,此次调整后,不再需要社保或纳税满3年,只要劳动关系在通州区,就可以再购买1套商品住房。

第四类在本市无房的非京籍家庭,此次调整后,也取消了近3年在通州区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限制,只要是劳动关系在通州区,符合北京限购政策,就可以在通州区买1套商品住房。

换句话说,此次优化调整后,在通州区落户或就业的家庭,如果需要购买通州区商品住房,符合北京的整体限购政策即可,不再受到“双限”的制约。

深圳几时跟进?

房地内参曾预判,接下来一线楼市松绑是大势所趋。

先是广州打响松绑第一枪,紧接着上海跟进,苏州等城市也开始了“全脱”,而此次北京跟进后,表明留给深圳楼市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早在1月27日,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率先松绑楼市限购政策,宣布在限购区域内,购买建筑面积120平米以上(不含120平米)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成为2024年开年后首个松绑限购的一线城市。

1月30日,上海优化楼市限购,要求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并于1月31日起正式实施。

与此同时,新一线热点城市之一的苏州楼市,全面取消限购,不再审查购房资格,不再限面积及套数,但新房限售仍是两年。

这轮调整并不是一时兴起,抛开对楼市成交数据的分析外,其实在1月26日,住建部召开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上就已有念头。

会议明确了要将楼市调控主动权交给各个城市,让其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

基于广州、上海和北京此次的自主调整来看,广州更加趋向对高端改善客群购买力的刺激,被称为是“务实范本”。

上海与北京这两个城市,目前明确放松限购的主要还是外围的远郊区域,或许后续也会视情况再放松更大范围及力度。

除此之外,苏州等城市直接取消限购,不排除接下来更多新一线及二线城市都会跟进的可能。

同为一线城市,广州、上海、北京先后动作,那么问题来了,距离深圳楼市放松限购还有多远呢?


免责声明:
1、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图片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2、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合理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准确、不合理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3、本文所采用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版权均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有侵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