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惠阳·振业城写序?
当振业要我写惠阳·振业城项目杂志的序时,自己很犹豫。在印象里,写序好象是老一辈、高官、大家的事,自己哪条都不符合。但后来想,这可能是对我研究楼市精神的奖赏、而不是对个人,因此又自感欣然。
别的不敢说,自己几乎是房地产化了!那么作为房地产化了的人,我是怎么看惠阳·振业城的?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每次看到惠阳·振业城,我都会想起获得奥斯卡动画片大奖的《料理鼠王》。
动画片讲的是老鼠雷米,主导学徒厨师林奎尼,做出了让最挑剔的美食评论家广为推荐的菜,从而复兴了一家餐厅。老鼠雷米做的菜很简单,但美食评论家吃了后竟然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母亲,从而轰动整个法国巴黎,老鼠雷米因此成为料理鼠王。
■《料理鼠王》
事实上与雷米一样,在喧嚣的花花世界里、在过度工业化的人居界里,惠阳·振业城树立的是其反面。带着森林和泥土气息的清风、层层涟漪的湖面、虫鸣鸟叫蛙声唱的意境、波光泛着桔红灯光、后高山中矮房的矮房子,让人回想起遥远的童年、与自己渐行渐远的故乡,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涌上心头,心里突然有了一种想要留下来的冲动,仿佛这就是我的、我就是这里的。
自然而然,我们想到了原乡意识,原乡意识最原始的是“根性”,原乡的节庆、人物、语言、生活…等建构出不同的原乡情。无论是记忆或在异地遥想中的原乡,都有暖而灵性的感触,也有原乡返璞归真的渴望,具有馨香丰美的一面。
这种原乡意识其实是成功人士内心最脆弱、却又最难忘记的心弦,惠阳·振业城在不知不觉中,拨动了这根心弦。所以我曾公开宣称说“35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不能看这个项目,看完后会遗忘时间遗忘奋斗,更会对重新回到喧嚣闹市,带来严重的心理不适应感,家乡情怀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世界级领袖的选项
所以你不要嘲笑一个被房地产化了的人,竟然就这么被一个楼盘所打动,那个尝遍美食的评论家不是被雷米的乡味所征服了吗?其实能够引起我们回归乡愁的,还不仅仅在于这个楼盘。
比如说马英九在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前发表《原乡精神》一书,其宣扬的原乡意识,不就是惠阳·振业城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吗?再比如说,当这里的样板楼花园开垦菜地不久,美国的总统、英国的首相与女王也都在自己的花园里做着同样的事情。
是的,他们是号召自立更生,但此之外菜地所唤起的家乡回忆应该也是如此繁忙的他们所喜欢的吧?还有什么比家乡意识更让人放松的?惠阳·振业城的举动与这些世界级领袖的选择密集地重合,那你真不能说这巧合了。
■人的痛苦源:人在工业文明、心在农业文明
社会、科技的进步是最快的,但人的进步却相当缓慢,以万年为单位。所以,工业社会的人,往往会留恋农业社会的场景。现代人是身在工业文明、心在农业文明,因此痛苦绵延不绝。
所以现代人要生活得好、又工作得好,即物质丰富、又心理坦然,就必须既要农业文明的居住、又要工业文明的便利。但是,我们又无法回到农业文明,去遭受那技术落后的生活质量低的煎熬。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外,是否有新的文明会诞生?
而惠阳·振业城成功树立了工业化对立面的项目,已经为工业化时代的成功人士门,树立了一个人居指向标,那就是人居新文明的诞生,或许这种新文明的民俗说法可以叫“原乡”!原乡意识,是童话与神话、理性与自然、理想与现实的纯厚含蓄的交织,令人耽溺情牵、烽火眷恋。
■感谢振业城实现了伟大的转变
鲁迅写鲁镇、沈从文描湘西凤凰、老舍述老北京、张爱玲话旧上海时原乡意识就被反复提及,最新一次的泛起,是2005年时台湾作家钟理和,他确证自我归属感的原乡价值,对于巨变时代的人们来说,具有最最衡定的精神价值。
我并不知道振业城的今天,是发展商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所达成的,但这个项目所达成的场所意象,依然值得大书一笔。从初见时,心中莫名升腾起一见钟情的激动,到担忧这种一见钟情或许维持的时间很短,再到最后的没有感觉,竟然一气呵成。
在我没有进入小区以前非常担心,但进入以后,使我的一见钟情慢慢转变,成为一种对原乡的深沉怀念,住在这里一定没有感觉,因此会体会到非常的自然。没有感觉,不会被高楼大厦、非常突凹的建筑构造或其它而一惊一咋、震撼……这难道不是选择住地的最高准则吗?这难道不是生活正常而平淡的完美阐述吗?从一见钟情到没有感觉的转变,感谢振业城实现了这个伟大的转变,并以此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