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河3年后终见清波荡漾
位于观澜中心区大和路与竹园路交汇处、观澜河以东,西临沿河南路、北邻环观南路的招商·澜园,因西面紧邻曾经污染严重的观澜河,一度被消费者看成利空。如今,若再看观澜河,或许不会有人再发出从前的质疑声,而只会留下赞叹声了。
房地内参www.BANQ.cn了解到,观澜河经过3年的治理,成效显著,昔日又黑又臭的“黑龙江”成为了深圳市第一条治理成功的内陆河,原来污黑、腐臭的污水不见了,河水变得越来越清澈,观澜河又见清波荡漾。
近段时间,还有不少市民竟在早已鱼虾绝迹的观澜河中发现了鱼儿,一些市民还饶有兴致地在河上荡舟,把祝福和快乐洒在了清澈的河水上。如今,这里已变成了风景亮丽的旅游休闲好去处,吸引众多市民前往休闲娱乐。这对于紧邻的招商·澜园来说,这不正是最大利好吗!
■经过3年治理,观澜河成深圳第一条治理成功内陆河
早在2006年5月16日,观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曾向全街道人民郑重承诺,要大力实施“观澜河保护行动”,3年内使观澜河变得不黑不臭。并正式启动发展循环经济的“九大绿色行动”,保护观澜河行动被列为其中第一大行动。
当时,明确要采用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原则,在完成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强化排污管理,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控制非点源污染,恢复观澜河生态,力争3年内使河水变清、变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
如今,3年过去了,观澜人民的“母亲河”终于摘掉了“黑龙江”的别称,取得了初步成效。观澜河成为了深圳市第一条治理成功的内陆河。
■“黑龙江”来到深圳?
据房地内参www.BANQ.cn了解,观澜河是东江一级支流石马河的上游,是深圳市五大河流之一,在深圳主要流经宝安区的观澜、龙华二街道,河长22.56公里,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观澜河被观澜本地居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观澜河曾经是航运繁忙的黄金水道,靠着这条河,观澜古墟成为当时惠、东、宝地区最繁华的集市,号称“小香港”。从前的观澜河是清澈、美丽的,是居民游玩的天堂,那时河水还可以喝。就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观澜河两岸的居民还在河边淘米、洗衣,下河摸鱼、游泳......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观澜河开始遭受污染,随着流域内工业企业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禽畜养殖业的无序发展,流域水污染负荷迅速增加,观澜河水质明显恶化,污染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观澜河除个别支流和上游部分河段水质尚达到3类标准外,主要河段水质均超过5类标准,在不少河段人们可以看到河水呈深黑色,散发出刺鼻臭味,有的河段还裸露出布满黑色淤泥的河床。面对这样的状况,当地人民痛心疾首,把污染的观澜河戏称为“黑龙江”。
■创新: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
通过治理,观澜河终于又恢复原样了,还原了从前的清澈。而之所以能3年兑现承诺,创新是重要法宝,用创新赢得效率。观澜河的治理根据现实特点,采取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方针。
集中,就是对主干流的污水进行截流,将其引入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通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支、干管建设工程,保证主要居住小区污水排放都能并入污水管网;分散,则是在观澜河各支流建立分散处理系统,使各支流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汇入主干流。
在治理过程中,引进人工快渗和人工湿地两种专利工艺,通过生物处理方式,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景观水要求,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景观水要求,超过广东省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
■观澜河治理工程多处创新
观澜河干流污染治理工程的创新主要有:
1、工程从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精心策划运作,设计单位精心设计,建设单位高效管理,监理单位有效控制,确保工程在短短6个月内完成投资5亿元,在2009年汛前完成了主体工程施工,创造了深圳市河道治理的“深圳速度”。
2、工程设计贯彻流域综合治理的理念,在观澜河流域综合整治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将干流污染治理作为首要任务,集防洪、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于一体,实现河流的多功能用途。
3、在雨污分流尚需时日和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前,工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在深圳市首次尝试在河道内设置大型截污箱涵实现旱季污水全面截流和初期雨水的截排。
4、工程设计上结合污染治理,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和其生态特性,进行河道近自然的河床再造和岸坡修复,逐步向恢复河流生态的方向努力。
■利空变利好典范:招商·澜园
事实上,在2007年,根据广东省《石马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计划》和深圳《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深圳市政府投资1.35亿资金对观澜河进行生态治理。为了避免污染扩大,政府还将加强对土地开发的控制,并建设截流污水处理厂。
如今,随着观澜河整治工程的成功,这里城市面貌得到优化,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将吸引更多人群集聚,这对于观澜河西岸的招商·澜园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少了一个污染、多了一处景观。
而对于已经购房的人们来说,由于有原来的黑龙江存在,价格就受到压制,购房者就能以较低的价格购货,这或许是楼盘中,一个利空变利好的典范。